曇瑩《姚江》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沙尾鱗鱗水退潮,柳行出沒見漁樵。
客船自載鐘聲去,落日殘僧立寺橋。②
【注釋】 ①姚江:水名,流經(jīng)今浙江余姚縣境。②殘:剩余,留下。
【譯文】 江水退潮以后,沙灘上只留下鱗鱗波痕。漁民樵夫出沒在綠柳行間,一片繁忙。載著寺院悠揚的鐘聲,客人的航船已遠遠離去。在落日夕照下,只有送客的寺僧還久久地站在寺廟旁的橋頭。
【集評】 今·倪其心、許逸民:“這是駐足江邊,即景生情之作,‘僧立寺橋’就是詩人的自畫像。首句寫江水,灘頭水勢起落,波紋如鱗,形象十分鮮明。次句寫岸上生活,綠柳成行,漁民、樵夫一片忙碌,氣氛甚為濃烈。三、四兩句仍是岸邊景物,不過鏡頭已由漁村農(nóng)舍推向寺院。三句寫寺院的鐘聲,‘客船載去’是說余音悠遠。‘載’字化無形的聲音為有形,下得極穩(wěn)健新穎。四句寫寺僧,似是貪看江景,于落日中久久停立橋頭。‘殘’即是留,鐘聲已遠,僧尚未歸,離情別況,黯然傷神。”(《宋人絕句選》第254頁)
【總案】 詩人長于《周易》之學(xué),《容齋續(xù)筆》稱之為“易僧”。面對江水退潮、漁樵繁忙、客船遠去的情景,詩人停立落日橋頭。是對自然變化的深沉思索,還是對人世滄桑的悲憫和感嘆;是對朋友難割難舍的眷戀,還是為之虔誠的祈禱祝愿?短短四句詩包蘊豐富,含而不露,誘人尋味。
上一篇:呂夷簡《天花寺》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林逋《宿洞宵宮》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