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選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
這是一首惜春之作,但又不限于對春暮花殘的悱惻情懷,更摻入了詩人對易逝的青春年華的追憶和愛情橫遭阻斷的無窮幽怨。
“”,即子規?!?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chuci/20181029775.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離騷》: “恐之先鳴兮,使百草為之不芳。”幾聲“不如歸去”的啼鳴,輕易地送走了人間春色。詞的起句,只是就事即景,但作者的感傷已經深蘊于內:一年又一年,花謝花飛,每次送春都令人黯然,現在,眼睜睜看著又一個春天悄悄離去,生命的一部分也隨之消逝。去日如梭,來日無多,“芳菲”雖“歇”,明年依舊;但逝去的歲華和愛情卻再也難以重溫。這多么令人流連低回而又無可奈何!
“惜春更選殘紅折”,折取的花枝,經過細心的選擇,春已歸去,花自然難久,更何況是行將凋零的“殘紅”。但正因為它殘,才更引起人的憐惜。讓它多少保留一下春的風韻,多少延長一下它的生命!花是凋殘之花,人是傷情之人,在默默的對視中,說是“惜春”,其實是自傷。這一句寫的是動態,但情致纏綿。
“雨輕風色暴”以下四句,從描摹暮春景物著筆。細細的雨絲,輕輕的,密密的,牽動著人的愁懷,料峭的風寒,摧折落紅無數。當初那樣美艷多情的梅花,轉眼間已經綠葉成蔭結滿了豆大的青梅。世事無常,伊人何處?春天匆促的腳步帶走了美好的一切。詩人寂寞的心緒,正如那東角荒園中的“永豐柳”,再也無人存問光顧,只是整日價無言佇立,自己慘淡的花絮寄托著情思,憑風飄泊。這四句,句句有景,也句句有情。凄寂清冷的境界,渲染了憂傷困惱的氣氛,烘托出內心的悵惋悲愁。雖不言情,而情自見,且更加深刻細膩,也更具體傳神了。
上闋明寫春景,觸動了對“苒苒物華休”的感喟,也觸動了內心對愛情的追懷。有了上闋以情布景的鋪墊,下闋就走筆直抒心中的郁悒?!澳衙聪覔?,怨極弦能說?!薄懊聪摇?,又稱范弦,其聲悲切。心中怨極之時,“度范弦而蓄哀韻”,彈奏一下也許可以宣泄心中的愁苦??墒菑棾銎鄾龅囊繇?,只能引起更深更重的憂傷,而且“知音少,弦斷有誰聽”,還是不彈罷。然而,即使不彈么弦,我又怎能把一切都忘懷,又怎能擺脫我的哀怨呢?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碧祀m不老,人豈無情?明知物換星移原為常情,悲歡離合在所難免,但心中的愁情實在難以隔絕。豈但不能隔絕,而且已在心中織就了一張用“雙絲”(兩根絲)織成的情網,中間打上了幾千幾萬個情結!換頭以下六句,一氣直下,從“莫把么弦撥”的欲吐故抑,到斷然說出“天不老,情難絕”,再歸結于愁腸千結,一層進逼一層,表達出詩人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和堅定的信念。“心似雙絲網”,著想之奇,前所罕見。以網喻心,不僅夸張地寫出愁絲千結,而且暗示自己愁懷無限,如一張無形之網籠蓋四野。景物寓目,觸處傷情,于常言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令人耳目一新。
結句“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筆鋒輕轉,如繁弦急響以后,忽然舒徐輕緩。這里不再刻劃心境,只是淡然寫出夜來轉側難眠的情味:漫漫長夜,在無眠中好容易就要熬過,卻又是東窗曙色未明,春寒難耐,再加上陪伴我一夜的孤燈,只化成一縷輕煙,留下了無邊昏暗。這是多么令人悲哀的況味。詩人用筆淺淡,余韻卻格外悠長。不必再描述心中的情懷,這一幕情境,自會通過讀者的想象填補這一片難言的空白。所謂“用意十分,下語三分”,自然意在言外。有人說張先之詞“情有余而韻不足”(李子儀《姑溪題跋》),以這首詞而論,似欠公允。
上一篇:《劍器近·袁去華》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千秋歲·秦觀》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