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湖南省·湘江·長沙》古詩詞賞析大全
湖南省有湘、沅、資、澧4條大江,其中以湘江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它全長817公里,流經省會長沙,注入洞庭湖,與長江會合。流經長沙的這段江面開闊,岸西有南岳72峰之一的岳麓山,山上有不少古跡,江中有橘子洲,風景宜人,為游覽勝地。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歌贊湘江的文字記錄,其中以楚辭最為優美?!端涀ⅰ吩疲骸跋嫠直苯浤辖虺俏?,西對橘洲,水西有橘洲子戍,故郭尚存”。長沙是湘江上的一顆明珠,它也是歷史文化名城。3000年前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始祖熊繹就在這里建立了一個邑鎮,名青陽。秦時置長沙郡。西漢劉邦分封為長沙國,唐天寶年曾改為潭州,五代時馬殷為楚王,建都長沙,后稱楚國,明代改為長沙府。2200年前偉大詩人屈原曾到此,寫下了悲壯的《懷沙》。100年后西漢文學家賈誼在這里任長沙王太傅,寫下了《吊屈原賦》。長沙的楚墓、漢墓舉世聞名,馬王堆一、二、三號漢墓就在市東效發掘。
湘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詩名] 湘夫人 (全詩40句)
[作者] 屈原,《湘夫人》是《九歌》中的一篇。
[注釋] ●帝子:指湘夫人。湘君和湘夫人是楚人心目中的湘水之神。王夫之《楚辭通釋》認為,湘君是湘水之神,湘夫人是他的配偶。帝子是用舜妃為帝堯之女的傳說,故稱“帝子”。●眇眇:極目遠望的樣子?!癯钣瑁何覒n愁的意思。予,我。●嫋嫋(niao,鳥):同裊裊,微風吹拂的樣子。●木葉下:樹上的葉子紛紛落下?!胥洌恒渌??!褴疲喊总疲悴菝??!皴ⅲ哄⑺!裉m:香草名?!窆樱褐赶娣蛉?,與帝子同義?!窕暮觯夯秀保床磺宄??!皲郎核鞯臉幼?。
五嶺凄惶客,三湘憔悴顏。
況復秋雨霽,表里見衡山。
路逐鵬南轉,心依雁北還。
唯余望鄉淚,更染竹成斑。
[詩名] 晚泊湘江
[作者] 宋之問
[注釋] ●五嶺句:宋之問在唐武后時,因事被貶為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心情凄涼,故自稱凄惶客。王嶺,指湘粵之間的5座山嶺?!袢妫褐咐煜?、瀟湘、蒸湘,今湖南省地區?!耢V:雨后放晴?!聩i南轉:用《莊子·逍遙游》中典故,傳說北海有大鵬,飛往南海。句意是我身子隨著鵬鳥南飛的道路轉移?!裱惚边€:《括地志》記載:“衡山一峰極高,雁不能過,遇春北歸,故名回雁?!边@句意思是,我的心跟著雁回北方。●竹成斑:《博物志》:“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边@兩句詩表現了詩人想回北方故鄉的熱切心情。
湘水無潮秋水闊,湘中月落行人發。
送人發,送人歸,白蘋茫茫鷓鴣飛。
[詩名] 湘江曲
[作者] 張籍
[注釋] ●湘水句:點染湘江景色。寫江水波平浪靜和兩岸開闊。杜甫有句:“潮平兩岸闊”,張詩化用,并點出送行的地點是“湘水”;點出時令的是“秋”水的秋,是離人多感的秋天。秋江無潮正反襯出詩人心潮難平。●湘中句:湘字與前句“湘水”的“湘”重復,加強了音韻回環往復,是樂府詩的特點之一。這一句點明送人的具體時間是月亮沉落的黎明時分?!袼腿税l,送人歸:是送行,也是送人歸去。從句式看,是長短句式,又是樂府詩的特色,顯得流利自然?!癜滋O句:寫斯人去后江上所見,一片白茫茫;耳中所聞,鷓鴣飛鳴:“行不得也,哥哥”的聲音,如在耳邊。
瀟湘多別離,風起芙蓉洲。
江上人已遠,夕陽滿中流。
[詩句] 湖南曲 (選句)
[作者] 張籍
[注釋] ●芙蓉洲:指湘江長沙江面的橘子洲。因湖南有芙蓉國之稱,唐譚用的《秋宿湘江遇雨》有“秋風萬里芙蓉國”之句,橘子洲在此也被稱為芙蓉洲。●江:湘江。
江上誰家吹笛聲,月明霜白不堪聽。
孤舟萬里瀟湘客,一夜歸心滿洞庭。
[詩句] 聞笛
[作者] 嚴羽,字儀卿,一字丹邱,宋邵武(今福建邵武縣)人,一生隱居不仕,自號滄浪逋客。此詩寫湘江上月夜聞笛而觸引的鄉情,化用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不知何人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句意,能自辟境界。
[注釋] ●不堪聽;笛聲幽怨,觸動游子鄉愁,故說不堪聽。不堪,經受不了?!駷t湘客:作者自指。瀟湘,指湘江?!駳w心滿洞庭:言歸思充滿了整個洞庭湖。
瀟湘江上探春回,消盡寒冰落盡梅。
爭得兒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歸來。
[詩名] 寄外
[作者] 譚意歌,字英奴,宋代英州(今廣東英德)人。喪親后,流落湖南長沙為妓。
[注釋] ●探春:唐宋民俗,都城仕女在正月十五日收燈后,爭先到郊外宴游,叫探春。●爭得:怎得?!駜悍颍赫煞颉?,舊時女子有時用以自稱(對丈夫)。此詩意思是不能常團聚,不得已而希望丈夫似春色一樣,一年如期歸來一次。
山外江水黃,江水滿城綠。
城外杳無際,天低到平陸。
長煙貫楚尾,遠勢帶吳蜀。
故園東北望,游子欄干曲。
[詩名] 題岳麓道鄉臺
[作者] 范成大,此詩是作者登岳麓山道鄉臺觀覽江景及長沙城景時作。
[注釋] ●岳麓:指岳麓山,在長沙市湘江西岸。皆集于山麓?!窠褐赶娼?。●城:指長沙城?!癯玻褐竻浅虚g之地。《方輿勝覽》指出豫章之地,為楚尾吳頭,在今江西南昌。●東北望:作者系吳郡(蘇州)人,從湖南長沙看家鄉,地處東北,故稱。
洞庭過了浪猶高,河伯欣然止怒濤。
傍岸買魚仍向米,登樓呼酒更持螯。
湘汀暮雨幽蘭濕,野渡寒風古樹號。
詩到巴陵吟不得,屈原千古有離騷。
[詩名] 長沙
[作者] 汪元量,這是作者赴湘途中之作,贊美湘江流域的富饒,憑吊愛國詩人屈原。
[注釋] ●洞庭二句:寫船行至長沙的景況。從洞庭湖進湘江之初,江水仍是那樣激蕩,到長沙之后,似乎河神(河伯)息怒了,江上風平浪靜?!癜抖洌捍堪?,詩人買了魚米之后,又登上酒樓,要了酒菜,持起那鮮蟹痛飲一番。螯,螃蟹有雙螯,此處以螯代蟹的代稱?!裣嫱《洌阂娔窍娼疄I汀洲上的幽蘭被雨淋濕,那野渡邊古樹在寒風中呼號。此二句表明詩人觸景生情,由開朗轉為陰郁,以“幽蘭”與“古樹”比擬愛國圖強者和棟梁之才遭到風吹雨打?!裨姷蕉洌涸娙讼肫鹆饲?,化用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句,沿其意進而歌頌了屈原,自己要寫的也早被屈原寫了。巴陵,郡名,南朝宋元嘉十六年從長沙郡中分置,治所在今岳陽市。這里有代指湖南之意。
溪山雨后湘煙起,楊柳愁殺鷺鷗喜。
棹歌一聲天地綠,回首浯溪已十里。
雨前方恨湘水平,雨后又嫌湘水奔。
濃如酒更碧如云,熨不能平剪不分。
水復山重行未盡,壓來七十二峰影。
篙篙打碎碧玉屏,家家汲得桃花井。
[詩名] 三湘棹歌·蒸湘
[作者] 魏源
[注釋] ●三湘:作者自注云:“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即湘江)、曰資湘(即資水)、曰沅湘(即沅江),故有三湘之說?!薄駰盍洌赫f雨后山溪水注入湘江,使湘江煙波浩蕩,水氣迷濛,楊柳因淋雨,過于濕重,難作阿娜之狀,故而愁殺;鷺鷗因水勢豐盈,便于嬉水作樂,故而喜?!裼昵岸洌鹤髡呤莵砜紤]水利資源的,故無雨時嫌水量不足,降雨后又水量過大,須要改造?!駶馊缇洌嘿澝老娼|醇美,水色清碧?!衿呤澹褐负馍阶H?、天柱、回雁等72峰?!窦壹揖洌菏辜壹揖畠攘鬟M桃花汛的湘水,造福于人民。
昔聞湘水碧如染,今聞湘水胭脂痕。
湘靈妝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窺彤云。
[詩名] 湘靈歌 (全詩8句)
[作者] 魯迅,此詩寫于1931年春,詩用象征手法熱情贊美紅軍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和湘江兩岸紅色根據地的成長。
[注釋] ●湘水胭脂痕:湘水有了紅色,喻指湘江兩岸的紅色根據地?!裣骒`二句:意思是由于紅軍斗爭的勝利,連憂傷的湘靈女神,也興高彩烈地以湘水為鏡梳妝打扮,潔白的臉龐上映現出了紅霞。湘靈,湘水女神。相傳舜到南方巡視,死于湘南九嶷山(蒼梧之野),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聞訊,趕到湘江岸邊,對著九嶷山痛哭,并投入湘江自盡,后人稱她們為湘靈?!裢疲杭t云、紅霞。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br>
[詞名] 沁園春·長沙 (選上闋)
[作者] 毛澤東,這首詞作于1925年。
[注釋] ●獨立寒秋:獨自站在寒秋的橘子洲,看著湘江的景色?!袢f山:長沙西南6里有岳麓山群峰,湘江兩岸還有其他山峰,連綿不絕。萬山,極言山峰之多。●舸:大船。●萬類:萬物。●霜天:已有霜的深秋季節。●悵:感慨之意?!窳壤⑸n茫:均形容大地的無邊無際?!裰鳎褐髟??!癯粮。阂隇榕d廢、盛衰,指國家、人類命運。
上一篇:關于描寫《河北省·清東陵、清西陵》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云南省·滇池》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