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宿洞宵宮》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
碧澗流紅葉,青林點白云。
涼陰一鳥下,落日亂蟬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聞?
【注釋】 ①洞宵宮:道觀名。在今浙江余杭南大滌、天柱兩山之間。這里巖壑深秀,古跡頗多,被道教列為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唐代在此建有天柱觀,宋代改名為洞宵宮。
【譯文】 秋天的遠山,迢迢不斷,一望無際;秋天的情思,綿綿無盡,縹緲紛飛。碧綠的澗水,潺潺流動,漂淌著點點紅葉;蒼翠的樹林,郁郁森森,點綴著片片白云。晚風清涼,暮色陰沉,時有一只飛鳥掠過;夕陽西下,凄切蕭索,更有寒蟬亂鳴。今夜雨打芭蕉,淅淅瀝瀝,有誰枕上靜聽那幽美的情韻?
【集評】 今·劉逸生:此詩第二聯“色彩絢麗”,“鋪開一幅彩繪,見得秋山秋水,一派鮮艷,毫不枯淡”,“一派活潑,一片生機,是活的景,不是死景”;“一俯一仰,一動一靜。而詩人心情的徘徊起伏,又可于言外得之”。第三聯“寫得明凈”,“暗地交代時間”。“兩聯重點不同,疏密各異”。(《宋詩鑒賞辭典》第47頁)
今·楊恩成:“雨打芭蕉,常被用來表現愁思。吳文英《唐多令》中‘縱芭蕉不雨也颼颼’即是一例。但是,詩人在這里卻賦予‘芭蕉雨’以新的意境,創造出一個寧靜、清幽的藝術境界。”(《中國古代山水詩鑒賞辭典》第587頁)
【總案】 劉、楊賞析頗精妙。此詩尾聯問而不答,收得空靈灑脫,亦耐人回味。從《小隱自題》與此詩看,林通五律煉字、煉句、煉意,筆姿新穎,語句清雋,章法細密,又無雕琢之痕,出入晚唐而別具風格。其人有隱士之高情幽趣,有詩人狀物寫心之功力,又得湖山之助,其詩焉能不佳?其不足之處,是缺乏氣勢與凝厚。
上一篇:曇瑩《姚江》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晁端友《宿濟州西門外旅館》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