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憶江南》
春去也!多謝洛陽人。①弱柳從風疑舉袂,從蘭裛露似沾巾。②獨坐亦含嚬。③
【注釋】 ①多謝:殷勤致意的意思。洛城:即洛陽。②袂(mei妹):衣袖。(yi益):通“浥”,沾濕。③嚬:同“顰”,皺眉,是憂愁不樂的樣子。
【譯文】 旖旎的春天就要匆匆地去了!臨別向愛賞春光的洛陽人頻頻致意,繾綣情深。柔弱的柳絲隨風飄舞,恍如她在揮手舉袖依依惜別;碧綠的叢蘭沾滿露珠,就象她正難分難舍淚灑羅巾。洛陽少女獨坐一隅,雙眉緊鎖,為春的消逝而寂寞惆悵,黯然銷魂。
【集評】 近代·況周頤:“唐賢為詞,往往麗而不流,與其詩不甚相遠。劉夢得〔憶江南〕云:‘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顰。’流麗之筆,下開北宋子野、少游一派。唯其出自唐音,故能流而不靡。所謂‘風流高格調’,其在斯乎。”(《蕙風詞話》卷二)
現代·龍榆生:“這樣解散五七言律絕的整齊形式,而又運用它的平仄安排,變化它的韻位,就為后來‘倚聲填詞’家打開了無數法門 ,把文字上的音樂性和音樂曲調上的節奏緊密結合起來,促進了長短句歌詞的發展。”(《詞曲概論》上編)
【總案】 這首詞寫一個洛城少女的惜春、傷春之情。作品采用擬人手法,不先寫人惜春,卻從春戀人寫來,最后再畫龍點睛,揭示主題,顯得構思新穎,手法奇曲,宛轉有致,耐人尋味。詞作于文宗開成三年(838),其時作者政治失意,年屆老暮,疾病纏身,有青春難再和處境落寞之慨,故詞作或有一定寄寓。題下原有作者自注:“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這是有關依曲填詞的最早記錄,標志著詞體已由“選詞以配樂”的萌芽形態發展到“由樂以定詞”的成熟階段,對后來詞體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詞史上有其不容忽視的地位。
上一篇:韋莊《歸國遙》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鹿虔扆《思越人》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