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是一首比喻貼切、構思精巧的詠物詩,以詠柳歌唱春風的偉大力量,體現造化之功。賀知章性情曠達,崇尚道教,晚年辭官做了道士。這對他的詩作是有影響的。歷來柳與離別總是關聯在一起。古曲《折楊柳》大都為傷別之辭,李白《憶秦娥》也有“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的句子。而賀氏這首詩與之相反,生趣盎然,格調清新,讀之使人心情感奮,活潑舒暢。
梅占百花魁,先把春來報。但這時仍在寒氣籠罩之下,春色蕭蕭。只有到了陽春二月,楊柳吐葉掛絲,大地才換上新裝,充滿著生機。于是詩人敏感的心靈融入到這明媚的春色里,情不自禁地通過詠柳具體形象地謳歌春風,謳歌造化。
詩的首句寫整個柳樹的特殊形態。人們先看到的是它的被碧玉妝成,亭亭玉立的風姿。梁簡文帝詩:“水照柳初碧。”借水以形容其碧,后來周邦彥詠柳的《蘭陵王》也說:“煙里絲絲弄碧”,都著重寫它的碧。這詩對柳樹的碧則借玉來形容。“妝成”的“妝”作修飾、美化解。碧玉把一株柳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這立意多么清新,用筆多么靈活,一開頭就把讀者吸引住了。
次句寫柳條,它柔軟,向下垂,所以一般叫垂柳。它很像織成的綠色絲帶,這把柳樹的又一特殊形態描繪得維妙維肖,真是化工之筆。
三句寫柳葉,而作為問題提了出來,四句對問題作了回答。詩人把春風比作剪刀,柳葉都是這把剪刀裁出來的。春對草木一視同仁,都給它們以新的生命。而這首詩以詠柳為題,則是通過具體的物,形象的方式來顯示春的偉大,造化的偉大。
以個別表現一般,既具體,又形象,是這首詩藝術上的最大特點。三四句出之以問答式,用另一副筆墨,有開有合,波瀾起伏,也是它藝術上出色之處。可以說,它是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體,它之所以傳誦千古不是偶然的。
上一篇: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聶夷中《詠田家》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