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南公《賣帚翁》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宋]呂南公
霜日倒芒梢,篦筠勞束勒。斷送山野村,參陪塵土役。價卑徒易售,用貴安可得?人間糞穢日以多,翁負帚禿當奈何?
本詩屬新樂府。乍看詩的題目,很容易使人想起白居易的《賣炭翁》,以為是模仿之作,其實看了內容就不難發現兩者有很大的不同。
誠然, 《賣炭翁》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本詩與之相比,確實是望塵莫及的。它既沒有對主人公形象的刻畫,也沒有生動典型的情節,題目雖然是《賣帚翁》,但讀了以后,賣帚翁的形象在頭腦里模糊不清,甚至“立”不起來;從語言藝術上看也略輸文采,不那么吸引人。不過本詩能夠流傳至今也不是偶然的,它是有自己的長處和特點的;這就是它基本上采取了托物寄意、借題發揮的方式,在平易樸素的語言中蘊含著諷喻世態之意,發泄了對黑暗污濁的社會的不滿,寄寓了深深的感慨,因而也是一首好詩。
這首詩共八句,分為前后兩部分。前四句主要寫賣帚翁的日常勞作: “霜日倒芒梢,篦筠勞束勒,斷送山野村,參陪塵土役。”倒:砍;芒梢:竹的刺形細枝部分;篦筠:編梳竹子;束勒:縛扎;參陪:參與和叨陪;塵土役:指清掃塵土之類的雜役。這幾句是說賣帚翁在秋冬時節,砍伐竹子,不辭勞苦地編梳與縛扎,做成竹帚后供人們清掃塵土之用。這后一句中“參陪”二字已經是擬人的筆法了。
前四句詩雖然提到了賣帚翁的勞苦,但不是重點所在,所以沒有作細致的描繪,其主要作用是為下面的諷喻世態作鋪墊。
后四句是本詩的寓意所在,因而也是本詩的重點部分。其作用是在前面的基礎上,借竹帚之題,加以發揮,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與污濁。“價卑徒易售,用貴安可得?”細品其味,實際上是語含雙關,話中有話。表面上說的是竹帚價格低廉,只是為了容易銷售,并不能證明它用處小;不過由于“價卑”,也就導致了難以得到重用。實際上作者在這里哪里只是說的竹帚,他分明是有所寄托,也是在說人。他的深層次的寓意是說地位卑賤對社會大有用處的人不會得到“貴用”。這兩句詩是就竹帚的命運加以發揮,下面就進而揭露社會的黑暗與腐朽了。 “人間糞穢日以多,翁負帚禿當奈何?”這兩句是本詩的中心寓意所在。為了造成氣勢,給人印象深刻,在語言方面就由前邊的五言一變而為七言,象泉水沖出狹窄的通道,直泄而下,以此來渲泄作者憤世疾俗的感情。 “糞穢”比喻社會上邪惡污濁的東西。這兩句意思是說社會很黑暗,邪惡腐朽的臟東西越來越多,賣帚翁所負售的禿帚又能對之奈何呢?這樣寫既承接了前邊的“塵土役”三字,又緊緊扣住了“帚”字,所以借題發揮得很自然,一點也不牽強,比喻用得也很恰當,結尾采用反問句也有利于加強語氣,更好地抒發深深的感慨之情。這些就是本詩的高明之處。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詩寓意深遠,層次清楚,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前一層實寫,后一層虛寫;前一層鋪墊,后一層諷世;前一層寫伐竹做帚,后一層寫借“帚”發揮。
從上面的分析,還可以看出本詩和白居易的《賣炭翁》命題雖然相似,作者也可能受到了白詩的某些啟示,但兩詩寫法實不相同。白詩著重寫賣炭翁的悲慘遭遇,從而揭示最高統治階層殘酷壓榨勞苦人民的罪行;而呂詩中的賣帚翁則不是著重描寫的對象,雖然也提到了他的辛勞,但目的不在表現其悲慘命運,而只是為了借助于其勞動產品——竹帚加以發揮,以便起到諷世的作用,這就是兩詩寫法的最大不同之處。
上一篇:《十五從軍征》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衛皇后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