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代贈二首(其一)》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李商隱曾作《代贈》詩二首,此為第一首。所謂“代贈”,即代擬的贈人之作。本詩借托女子口吻,以借景寫情之法,深婉含蓄,細膩曲折地抒發了她不見情人、孤寂難挨的憂思和愁情。
詩的結句“同向春風各自愁”,為全詩主旨所在。這種以“愁”煞句、托現主旨之法,在詩人其它詩作中也常有所見。如“宋玉無愁亦自愁”(《楚吟》),“雨中寥落月中愁” (《端居》)等等,都無疑加重了全詩的感情份量。本詩通篇以“望”攝象,以“愁”為軸,或俯視,或仰望,或遠眺,或近察;或攄寫心理,或寫景狀物,或“比”“興”兼用,俯仰生情,窮形盡相,將 一位愁思難解的女子刻畫得形神逼真,栩栩如生。
詩的開頭“樓上黃昏”和末句的“春風”等詞語,十分清楚地交代了女子活動的時間(春天的某個傍晚)、地點(樓上)。在這春花爛熳、蜂喧蝶舞的美好季節里,對于一個久守閨房的女子來說,是很容易撩動起火熱般情思的。更何況她此時已經覓得心愛之人呢! 再看“黃昏”這一特定時分,這也是極易觸發女子思盼情人的意緒的。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詩經》中就有這方面的描寫,如《王風·君子于役》云:“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還有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等,都有這種觸景生情的妙用。《代贈》(其一)將女子置于春日黃昏的特定時間里,就更利于表達她傷春離愁的情懷了。“欲望休”三字下得極準,極妙! 所謂“欲望休”,就是女子想多望一會兒她的情人,但又不想再望下去了。“休”,即“止”,“罷了”的意思。從首句的“黃昏”到次句的“月如鉤”這 一段較長時間的推移中,我們仿佛可見這位女子在樓上眺望已久的“香霧云濕,清輝玉臂寒”(杜甫《月夜》)的盼歸形象了。可她為何又要發出“欲望休”的嘆喟呢? 這是因為,女子渴望情人來到身邊,便步出閨房憑欄眺望,誰知望了好長時間,還不見情人。她打算再堅持望一會,也許他還能來,但轉念一想,時間已久,他今晚是來不了。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 “欲望休”三字,十分細膩而逼真地描繪出女子復雜矛盾而又無可奈何的心靈軌跡。筆墨經濟,卻又生動傳神。再則“欲望休”三字,還含有兩層意思:其一,女子之“欲望”并非無故產生,而是她素日對情人的一片摯愛以及這種深情在特定的春日黃昏時分的觸發所致,有承前情思之作用;其二,女子之“休”,是她在久盼情人而終未相見后的無奈作罷思緒的暫時透露,有啟開下文之妙處。“欲望”與“休”,似乎是一組矛盾,但詩人正是要通過女子心理活動這一剎那間的反差勢態,來凸現她對情人的如癡如醉的一往情深。真所謂愛中有怨,怨中寓愛。這“望”與“休”之間又達到了辯證而高度的統一。
至于詩中女子是如何表達她“欲望休”的復雜矛盾的情思的呢? 詩人未作正面解釋,而是通過女子望中所見之橫梯、缺月、芭蕉和丁香等各種景物的不同特征來逐一巧妙回答的。
“玉梯橫絕”,是女子低頭所見之物。“玉梯”,是對女子所用樓梯的美稱。“橫絕”,意即樓梯無人登臨,殆同“橫絕”一樣。此與江淹《倡婦自悲賦》“網羅生兮玉梯虛”句所言之惶恐心情相同,比喻情人受阻,無由相會,自然貼切。“月如鉤”是女子仰面所見之景。此與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凄涼寂寞之境界相似,象征著她與情人的不能團圓,和兩地相思的凄苦況味。而“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又是女子低頭所見之景。這里,女子愁苦凄迷之情得到了進一步深化,你看,那芳心猶卷、蕉葉未展的芭蕉多么象心情郁悶的情人,而含苞未綻、緘結不開的丁香又是多么象愁腸百結的自己呀! 此時,同在清寒料峭的春風中蕭瑟哀愁的芭蕉、丁香,不又是她和情人因無由相會而異地同愁的化身嗎? 這種以未展的芭蕉和緘結的丁香擬人喻愁的方法在唐宋詩詞中多有所見。如張說的《戲題草樹》云:“戲問芭蕉葉,何愁心不開。”牛嶠《感恩多》詞云:“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等等,這些比喻美則美矣,但都不如本詩將芭蕉與丁香合寫有力,情思濃郁。末二句緊承前句所望而來,聯得自然,接得靈活,興得合體,比得貼切。這既是女子即目所見之實景,又是因物起興,借物擬人手法的巧妙運用。景中有人,物中寓情,水乳交融,妙合無垠,意境優美,含蘊不盡,確為抒寫男女愁情的千古名句,歷來為人們所喜愛,稍晚于詩人的錢珝《未展芭蕉》中的“芳心猶卷怯春寒”,李璟詞《山花子》“丁香空結雨中愁”以及現代著名詩人戴望舒《雨巷》中描寫的“一個丁香 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等,都可明顯地看出它們與此詩的淵源關系。
上一篇:《蕭衍·代蘇屬國妻》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賀鑄·伴云來天香》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