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霜天曉角 梅》
晚晴風歇,一夜春威折。①脈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枝雪。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注釋】 ①春威:春寒的威力。溫庭筠《陽春曲》:“霏霏霧雨杏花天,簾外春威著羅幕。”
【譯文】 夜晚天晴風歇,受過一夜春寒威力摧折的梅啊,依然含情脈脈,在淡淡流云飄過的天空下,綴著疏花的枝條猶如點染了白雪。
景色美極,悲愁苦甚,此情能和誰說?只有天空那低飛過的兩行鴻雁,看得到這愁苦的人,在空倚畫樓望明月。
【集評】 元·陸輔之:“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警句。”(《詞旨》下)
近代·俞陛云:“此調末二句最為擅勝,若言倚樓人托孤愁于征雁,便落恒蹊。此從飛雁所見,寫倚樓之人,語在可解不可解之間。詞家之妙境,所謂如絮浮水,似沾非著也。”(《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在古典詩詞中,梅是極富思致的事物。范成大這首詠梅詞雖以梅為題,卻更因梅而寫出孤獨的人那種悵惘孤寂之情。上得純寫景,緊扣“梅”極寫其在春寒料峭中的韻致,意境是如此蕭散疏朗、空靈透脫,因在過片以“勝絕”承上總括。然而緊接著又以“愁亦絕”陡轉,借過雁寫出春夜倚樓人的孤寂哀愁。勝絕的是景,愁絕的是情,景中人獨倚欄桿的凄清幽獨因景美而反襯得更加強烈。詞中不寫景的冷幽以求與心境的一致,反寫景致之勝以構成與愁情的反差,是本詞在情景的處理上藝術構思的工巧之處。
上一篇:晏幾道《阮郎歸》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馮延巳《鵲踏枝》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