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①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②
【注釋】 ①瀲滟(lian yan練艷):水滿而波動的樣子。空濛:雨霧迷濛。②西子:西施。春秋時越國美女。
【譯文】 湖水浩渺閃爍,晴景正嘆觀止;山色凄迷朦朧,雨景也稱神奇。西湖好比美女西施:不管淡妝濃妝,總是那么適宜。
【集評】 宋·袁文:“蘇東坡不甚喜婦人,而詩中每及之者,非有他也,以為戲謔耳。其曰‘短長肥瘠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乃評書之作也;其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乃詠西湖之作也;其曰‘戲作小詩君勿誚,從來佳茗似佳人’,乃謝茶之作也。如此數詩,雖與婦人不相涉,而比擬恰好,且其言妙麗新奇,使人賞玩不已,非善戲謔者能若是乎?”(《甕牖閑評》卷五)
宋·武衍:“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正月二日泛舟湖上》詩)
清·王文誥:“此是名篇,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公凡西湖詩,皆加意出色,變盡方法,然皆在《錢塘集》中。其后帥杭,勞心災賑,已無復此種杰構,但云‘不見跳珠十五年’(見《與莫同年雨中飲湖上》詩)而已。”(《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卷九)
近·陳衍:“后二句遂成為西湖定評。”(《宋詩精華錄》卷二)今·錢鐘書:“這也是蘇軾的一個傳誦的比喻,后來許多詩歌都從這里生發出來。……蘇軾似乎很自負這首詩,所以把它的詞意幾次三番地用。”(《宋詩選注》第79頁)
今·程千帆:“這種由于思考而產生的奇巧比喻,乃是情感與智慧的結合,也是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統一。”(《古詩今選》第514頁)
【總案】 本篇作于熙寧六年(1073),原共二首,選第二首。蘇軾寫景,喜寫變化中的景觀,于變化不定之中得意趣。《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一)》是寫西湖先雨后晴之奇;本篇則寫西湖初晴后雨之美,突出了西湖晴觀雨景均佳的總特征。末兩句把宜晴宜雨的西湖比作可濃妝可淡妝的美人,更是點睛之筆,不但與前銜接得渾然天成,而且比喻本身新穎妙麗,“成為西湖定評”,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上一篇:劉季孫《題饒州酒務廳屏》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張詠《與進士宋嚴話別》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