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風(fēng)入松》原文賞析
寄柯敬仲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fā)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fēng)軟、花里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為報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友情為古人所重。虞集此首《風(fēng)入松》詞,便是一首優(yōu)秀的友情之作。詞題為“寄柯敬仲”,柯九思,字敬仲,是元代著名的書畫家、文物鑒定家及詩人。虞集比九思大十七歲,但二人情趣相投,遂結(jié)為忘年交。九思作畫,虞常題詩。元文宗圖帖睦耳仰慕漢文化,特設(shè)奎章閣學(xué)士院,以翰林直學(xué)士虞集兼奎章閣侍書學(xué)士,用柯九思為奎章閣鑒書博士。二人又同受文宗知遇。當(dāng)時蒙古世家子孫以才名者進用日眾,嫉恨虞集及九思,對二人極力排擠陷害。至順三年(1332)五月,文宗將至上都(今內(nèi)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避暑,九思以憂讒畏譏,請補外官,為權(quán)臣從中作梗,遂落職,流寓于吳(今蘇州)東之胭脂橋。八月,文宗卒于上都。次年三月,虞集在大都(今北京)館閣,作《風(fēng)入松》,寄慰九思(以上據(jù)《元史》文宗紀、虞集傳及近人宗典《柯九思年譜》)。
“畫堂紅袖倚清酣”,起筆風(fēng)致高華。詞人自道京中生涯,畫堂歌酒,麗人侑觴,頗為暢美。本來,詞人身為翰林學(xué)士,實為清顯之官,可是下句:“華發(fā)不勝簪?!北惆祹ワS憊厭之意。此年詞人六十一歲,尚不致白發(fā)稀疏不能插簪吧。這一感喟,別有深意。下邊詞筆又轉(zhuǎn)。“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fēng)軟、花里停驂?!痹~人深情追懷,多少次在金鑾殿側(cè)的翰林院值夜,以備隨時為文宗起詔;多少個東風(fēng)駘蕩的日子,在爛漫百花里停下車馬,沉醉于明媚春光?!皶t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碧拼n偓為翰林學(xué)士,常視草金鑾內(nèi)殿,深夜方還翰院,昭宗遣宮女秉燭以送(見宋鄭文寶《南唐近事》)。上句所說即此種故事,是感念草詔深得文宗嘉許,因而優(yōu)禮有加。下句則言文宗賜給輕羅朝衫。如果說上句所寫?yīng)q為自己一人所獨,那么下句所寫則為自己與九思二人所共。九思《退直贈月》詩云:“西華門外玉驄驕,新賜羅衣退晚朝?!笨梢杂∽C。懷念雙方共同經(jīng)歷的美好往事,詞情自然容易深入友人的心靈。
虞集《風(fēng)入松》(畫堂紅袖倚清酣)詞意
那都是往日的事了?!坝鶞媳畳邓{。”過片一筆收回現(xiàn)境。御溝冰融,春水漾碧,其碧如藍。春天又回到了大都?!帮w燕語呢喃?!彪p雙飛燕,呢喃相語,多么親熱。可是友人今在何處?“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雖說春已歸來,可是寒意猶深,透過重重簾幕,依然刺人肌骨。顯而易見,此是托喻之筆,暗言大都政治氣候依然惡劣,自己境遇十分艱危。正是在這種政治氣候的壓力之下,九思才落職流寓到江南去的呵。下句“銀字泥緘”,是書信之美稱(銀字謂字如銀鉤。泥緘即泥封,古代書簡封以粘土,上蓋印章,叫泥封)。我縱有千言萬語,然而能托誰傳書與你?這當(dāng)然是暗示自己有苦難言。詞情至此,正面表達出對友人的關(guān)心。結(jié)筆順此推出:“為報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笨梢愿嬖V友人,我也將要歸去。歸去何處?杏花春雨江南。事實上,此年八月,詞人即謝病歸臨川(今江西撫州),從此再未出仕。臨川亦屬江南。以同歸江南相告,乃是對友人莫大的慰藉。
此詞深深感動了九思。次年即惠宗元統(tǒng)二年(1334)元夕,九思赴友人姚文奐宴席,以此詞裝裱成軸并和之。當(dāng)時張翥為賦《摸魚兒》詞述其事,中云:“但留意江南,杏花春雨,和淚在羅帕?!贝嗽~也感動了當(dāng)時與后來的讀者。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十四載:“吾鄉(xiāng)柯敬仲先生九思,際遇文宗,起家為奎章閣鑒書博士,以避言路居吳下。時虞邵庵先生在館閣,賦《風(fēng)入松》長短句寄博士(略),詞翰兼美,一時爭相傳刻,而此曲遂遍滿海內(nèi)矣?!敝敝撩鞒?,瞿佑猶說“曾見機坊以詞織成帕,為時所貴重如此”(《歸田詩話》)。人類美好的情感是長青的,體現(xiàn)這種情感的文學(xué),也是長青的。
“杏花春雨江南”六字,乃是元詞最出色的名句,天然是一整幅優(yōu)美的意境。涵泳六字,仿佛身到江南,空濛煙雨,襲人之面,綽約杏花,照人之眼。多么空靈、馨逸的意境呵。元人之畫,精神是“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寫胸中之逸氣”(元倪瓚《論畫》)?!靶踊ù河杲稀敝?,亦正是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而寫意傳神,自成逸品。
上一篇:《譚獻·青門引》原文賞析
下一篇:《張綖·風(fēng)流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