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鵲踏枝》
梅花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樓上春山寒四面,過盡征鴻,暮景煙深淺。①一晌憑闌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②
【注釋】 ①征鴻:飛行途中的大雁。②一晌: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解釋為“指示時間之辭,有指多時者,有指暫時者”,此處當為“多時”之意。鮫綃(jiao xiao交宵):古代神話中鮫人所織的絲絹。后指絲織的手怕。思量:想念,思念。
【譯文】 千萬片落梅多情繾綣,凋落之際,還學白雪隨風飄轉。昨晚笙歌多么易散,我酒醒之際更把哀愁添。高樓凝望,春山四面多凄寒,大雁從我的眼簾中過盡,深深淺淺的暮煙給人以冥漠之感。久倚欄干不見所歡,相思的淚水把珍美的巾帕濕遍。
【集評】 清·王鵬運:“馮正中《鵲踏枝》十四首,郁伊惝怳,義兼比興。”(《半塘丁稿·鶩翁集》)
清·陳秋帆:“愁苦哀傷之致動于中,蒿庵所謂危苦煩亂,郁不自達,發于詩余者。”(《陽春集箋》)
【總案】 這首詞寫詞人心中一種常存永在的惆悵哀愁的感情境界,充滿了象喻的意味。詞人用繁花易落與笙歌易散象喻無常人世的必然結局,抒寫有情生命所共有的哀傷愁苦;用登樓望遠唯見四面寒山、暮煙深淺而不見所歡象喻內心寂寞之中常如有所期待懷思的某種感情境界,表現一種心靈上的悵惘孤寂之感。詞人用托喻筆法抒寫自己的主觀情意,又不為個別人物事情所拘限,而傳達出一種個性鮮明的感情之意境,這是這首詞也是整個馮詞的特色與成就。
上一篇:范成大《霜天曉角梅》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馮延巳《鵲踏枝》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