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淇《七言詩·春暮游小園》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王 淇
一從梅粉褪殘妝,涂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
【原詩今譯】
梅花啊梅花,自從你卸了殘妝,
海棠姑子偷偷將新紅抹在臉上。
當荼蘼花兒開放, 百花凋殘時,
絲絲天棘啊,也就爬過了莓墻。
【鑒賞提示】
宋人絕句中,描寫風花雪月,山水田園,吟情詠性,留連光景的詩作不少。此詩以梅花、海棠、荼蘼開落的先后次序,以至于到百花凋殘,天棘出墻來表現從暮春到初夏的更替,又別具一格。詩人把日常看來平淡無奇的生活景觀,用平易淺近的語言,擬人化的手法,細膩地表現出來。有美感,有詩意,反映了詩人“隨物以婉轉”“與心而徘徊”的心跡(《文心雕龍》語)。
“一從梅粉褪殘妝”,“褪殘妝”,以人喻花,指梅花殘敗凋落。梅花出在冬末早春,為報春之花,一個“殘”字,暗示冬去春來。“涂抹新紅上海棠”,是說梅花謝后,海棠花已經綻放,大自然把寒梅鮮紅的顏色又涂抹到海棠花上去了。蘇東坡有海棠詩說:“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蘇翁對海棠無意施粉傳香,卻寫出了海棠的精神。王淇用“涂抹新紅”四字同樣寫出了海棠的精神和自己惜花憐色,愿名花永存的美好愿望。
“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等到荼蘼花兒開罷,春天就結束了。春去夏來,取代百花的是肥壯茂密的荊棘,一叢叢,一絲絲,爬上了長滿苔蘚的院墻。花的交替更迭,構成色彩上由紅變白轉綠,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季節的變化,而詩人留連歲月、感嘆年華易逝的感傷情緒也隱隱體現出來了。
聯系詩人《梅》詩分析,此詩除了寫歲月更替之意外,或者另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旨。《梅》詩云:“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此詩喻梅花品質高潔,半點塵埃都不受,被林和靖以“梅妻鶴子”贊譽后,也覺得受了褻瀆,產生悔恨念頭。梅品高潔,以梅自喻,于此可見。另外,古人亦常以梅花喻賢哲,以荊棘喻惡人。所以《春暮游小園》很可能有時勢每況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或是賢哲由惡人取而代之等深意存在。只因為我們對詩人身世和所處環境了解不多,難以具體猜度罷了。
上一篇:曹豳《七言詩·春暮》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葉采《七言詩·暮春即事》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