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許渾《金陵懷古》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許渾
玉樹歌殘王氣終①,景陽兵合戍樓空②。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③。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④。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⑤。
【解題】
此詩約作于文宗大和八年(834)前后,時許渾登進士第后在江南游歷。金陵:今江蘇南京。詩中寫六朝故都金陵自陳亡于隋后王氣已終,山川依舊,引起詩人不盡千古興亡的懷古感慨。《金圣嘆選批唐詩》卷六認為首聯“分明大物改命,卻作兒戲下場”,尾聯“青山似洛中”,“掉筆又寫王氣仍舊未終,妙,妙!”謝榛《四溟詩話》卷二云:“許用晦《金陵懷古》,頷聯簡板對爾,頸聯當贈遠游者,似有戒慎意。若刪其兩聯,則氣象雄渾,不下太白絕句。”甚有見地。
【注釋】
①此句意謂在《玉樹后庭花》的殘歌聲中金陵王氣結束。玉樹:指《玉樹后庭花》,樂府《吳聲歌》曲名,陳后主所作艷曲之一,后人視為亡國之音。王氣:古代迷信謂帝王所在的祥光瑞氣。相傳戰國楚威王時,望氣術士就稱金陵有王氣。此處指六朝相繼在金陵建都,至陳后主而終結。②此句一作“景陽鐘動曙樓空”。景陽:樓名,陳后主建景陽宮,宮中有樓名景陽樓。兵合:指隋兵包圍。據《六朝事跡》記載;景陽宮中有井,隋克臺城,陳后主與張貴妃、孔貴嬪躲入井中,被隋兵俘虜。③二句寫詩人憑吊六朝荒涼古跡,意謂遠近許多六朝官員的墳墓上栽著松、楸等樹木,六朝的宮殿長滿高低不齊的禾黍。松楸(qiu):松樹和楸樹。楸樹可作行道樹、觀賞樹,其木材可供建筑、造船用。禾黍:玉米類植物。《詩·王風·黍離》小序謂周大夫經過故宮室之地,見到長著禾黍,感嘆西周王朝傾覆,作《黍離》詩。此處用其意。六代:六朝,指吳、東晉、宋、齊、梁、陳。④二句寫長江上風云晴雨多變,暗示時代變遷。石燕:形狀如燕的石塊。據《湘中記》記載,“零陵有石燕,得風雨則飛翔,風雨止還為石。”江豚:亦稱江豬,常見于長江口。《南越志》記載,“江豚似豬,居水中,每于浪間跳躍,風輒起。”⑤二句意謂六朝的英雄都已過去,六朝的繁華也已消盡,只有四周的青山仍在,與洛中一樣。由金陵聯想到洛陽,因不僅地形相似,而且這兩處的歷史同樣使人有興亡之感。
上一篇: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五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許渾《咸陽城東樓》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