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雅小雅鹿鳴之什·出車》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我出我車,于彼牧矣。①自天子所,謂我來矣。②
召彼仆夫,謂之載矣。③王事多難,維其棘矣。④我出我車,于彼郊矣。設(shè)此旐矣,建彼旄矣。⑤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⑥憂心悄悄,仆夫況瘁。⑦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⑧出車彭彭,旂旐央央。⑨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⑩
昔我往矣,黍稷方華。(11)今我來思,雨雪載涂。(12)
王事多難,不遑啟居。豈不懷歸,畏此簡書。(13)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14)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既見君子,我心則降。(15)赫赫南仲,薄伐西戎。(16)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17)倉庚喈喈,采蘩祁祁。(18)
執(zhí)訊獲丑,薄言還歸。(19)赫赫南仲,玁狁于夷。(20)
【注釋】 ①牧:郊外牧馬之地。②所:處所。謂:使。馬瑞辰《通釋》:“《廣雅》:‘謂,使也’?!^我來’,即使我來也。” ③仆夫:駕車的人。④維:語詞。棘:急,緊急。⑤旐(zhao兆):畫著龜蛇的旗。建:立。旄:干旄。一種飾有牦牛尾的曲柄旗。⑥(yu于):畫著鷹隼的旗。斯:語尾助詞。旆:飛揚的樣子。⑦悄悄:憂愁的樣子。況:“怳”的借字。況瘁:憔悴的意思。陳奐《傳疏》:“《楚辭·九嘆》云:顧仆夫之憔悴。又云:仆夫慌悴,并與詩況瘁同?!?⑧南仲:宣王時的大臣。亦作南中。城:筑城。方:朔方,北方。⑨彭彭:馬強盛的樣子。旂:畫蛟龍的旗。央央:鮮明的樣子。⑩赫赫:威名顯盛的樣子。襄:通“攘”,掃除。(11)華:茂盛。(12)載:充滿。涂:即“途”。一說指泥漿?!秱鳌贰巴?,凍釋也?!?13)簡書:一說寫在竹簡上的官書,一說指盟書。馬瑞辰《通釋》:“簡書即盟書之假借。”(14)喓喓:蟲鳴聲。草蟲:蟈蟈。阜螽:蚱蜢。(15)降:下,指心放下了。(16)薄:語助詞。西戎:玁狁中的一部。(17)卉:草。萋萋,茂盛貌。(18)喈喈:鳥鳴之聲。蘩:白蒿,所以生蠶者。祁祁:眾多貌。(19)執(zhí):抓住。訊:審問。獲:馘(guo國)的假借字,指割下敵人的左耳,用以計功。丑:對敵人的蔑稱。薄、言:皆語詞。還:讀如“旋”。(20)夷:平定。
【譯文】 我駕兵車出征去,來到郊外牧馬地。我是來自天子處,天子命我來御敵。召集那些車夫們,叫他把車裝載齊。國事危難多邊患,軍情緊急莫遲疑。我駕兵車出征去,來到郊外牧馬地。車上插起龜蛇旗,又將干旄豎立起。鷹隼旗和龜蛇旗,怎不舒卷迎風(fēng)揚?我為戰(zhàn)事心憂愁,馬夫憔悴日夜忙。王命南仲為主將,筑城御敵到北方。兵車顯赫馬兒壯,旌旗鮮明閃閃亮。天子下令派遣我,建筑堡壘到北方。威名赫赫南仲子,掃除狁安邊疆。當年出征離家鄉(xiāng),黍稷茂盛花兒香。如今平敵我歸來,雨雪滿路化泥漿。國事危難多邊患,無法安居回故鄉(xiāng)。難道不想回家去,天子策命怎敢忘。蟈蟈喓喓叫得歡,蚱蜢草間跳得忙。未曾看見南仲面,憂心忡忡慮國防。而今見了南仲面,石頭落地心舒暢。威名赫赫南仲子,征討西戎英名揚。春天日子漸漸長,草木繁茂郁蒼蒼。黃鶯和鳴聲聲唱,群群姑娘采蒿忙。審訊敵將俘敵兵,凱旋歸來到家鄉(xiāng)。威名赫赫南仲子,平定玁狁保邊疆。
【集評】 《毛詩序》:“《出車》,勞還率也?!?《十三經(jīng)注疏·毛詩正義》卷九)
唐·孔穎達:“六章皆勞辭也。”(《十三經(jīng)注疏·毛詩正義》卷九)
清·姚際恒:“小序謂‘勞還率’,非。此與上篇亦同為還歸之作;但二篇似乎同,又不同,難以臆斷。”(《詩經(jīng)通論》卷九)
清·方玉潤:“此詩以伐玁狁為主腦,西戎為余波,凱還為正意,出征為追述,征夫往來所見為實景,室家思念為虛懷。”“此作者匠心獨運處,故能使繁者理而散者齊也?!?《詩經(jīng)原始》卷九)
【總案】 這是一篇出征將士凱旋之詩,與《采薇》系姊妹篇。周宣王時,以玁狁為首的戎狄部落,對周威脅最大。宣王發(fā)動了北伐玁狁的戰(zhàn)爭。南仲是當時的大將,在此戰(zhàn)爭中立了大功。周王朝一時平定了西北一帶的戎狄部落,形成一度的“中興”局面。此詩以一個隨南仲出征的士兵的口氣,歌頌了南仲率眾出征平定玁狁的武功。他既為參加了這一戰(zhàn)爭感到驕傲,又因久戍不歸而流露出思鄉(xiāng)情緒。詩中有許多從其他民歌采來的句子,如“春日遲遲,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等。很可能此詩先出于士兵征夫之口,后被貴族文人采以入樂,作為慰勞遠征將士凱旋的樂歌。
上一篇:詩經(jīng)《國風(fēng)·鄭風(fēng)·出其東門》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漢詩《趙壹·刺世疾邪詩二首》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