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歸嵩山作①》唐詩賞析,《歸嵩山作》原文與注釋
王 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②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③
【注釋】 ①嵩山:又稱嵩高山,在今河南登封北。②薄:草木叢。閑閑:從容自得的樣子。③迢遞:遙遠的樣子。關:本意指門閂,這里代指門。
【鑒賞】 這首詩作于開元二十二年 (734) 秋,寫作者辭官歸隱嵩山途中所見的景色和心情。
首聯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寫歸隱出發時的情景。“清川”,清清的流水; 清清的流水圍繞著草木叢生之地。這是寫所見之景。“車馬去閑閑”,這是詩人寫自己的車馬悠閑自得地行走在路上。車馬本無心,何來 “閑閑” 之感?這正是王國維所謂“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脫離了官場是非,詩人感覺就像清川一樣自由,像車馬一樣悠閑。
頷聯繼續寫景,仍是托物寄情,寫自己歸隱之情如流水歸海之心不改,如禽鳥至暮知還。這句似化用陶淵明 《飲酒》 其五中名句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化用得不著痕跡。“暮禽” 二字也包含著“鳥倦飛而知還” 之意,暗示出自己退隱的原因是對現實、對仕途的失望與厭倦。
頸聯寫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王維非常善于選擇適于表現自身心境的景物,并加以組合。四個景物,城是荒廢多日的,渡口是許久以前的,陽光是夕陽西下,已近黃昏,連眼前的山景都是秋景,草木凋零。四個景物組合在一起反反復復地都在說一個詞——蕭索。這兩句詩是寓情于景,反映詩人感情上的波折變化,不知想到了什么,隱隱地詩人的心緒又開始低落下來。
末聯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寫詩人遠遠地來到嵩山下安家落戶,決心歸隱謝客。“迢遞” 二字,暗示歸隱之高潔和詩人從此與世隔絕、不問世事的宗旨。而 “閉關” 二字不僅指關門的動作,而且含有閉門謝客的意思。這句在敘事寫景中仍在表達歸隱后的心情,我們可以看到,詩人此時的心情又轉向沖淡平和。
全詩前四句寫歸山途中所見風景,情調閑適; 后四句通過對荒城古渡、秋山落日蕭索景象的刻畫,表現出詩人歸隱后的落寞心情,景與情契合交融,字里行間隱約地顯示了作者心緒的細微變化: 由閑適自得,到落寞凄清,然后又轉向平和恬靜。
上一篇:《王維·山居秋暝》唐詩賞析,《山居秋暝》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葛鴉兒·懷良人》唐詩賞析,《懷良人》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