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頌商頌·玄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天命玄鳥, 降而生商, 宅殷土芒芒。①
古帝命武湯, 正域彼四方。②方命厥后, 奄有九有。③
商之先后, 受命不殆, 在武丁孫子。④
武丁孫子, 武王靡不勝。⑤龍旂十乘, 大糦是承。⑥
邦畿千里, 維民所止。⑦
肇域彼四海, 四海來假, 來假祁祁。⑧
景員維河, 殷受命咸宜, 百祿是何。⑨
【注釋】 ①玄鳥:燕子。玄,黑色。商:指殷商始祖契。相傳娀氏女簡狄,在野外拾得燕卵,吃下后懷孕,生下契。后契被封于商 (今河南商丘),為商之始祖。事見。《史記·殷本紀》、《楚辭·天問》、《列女傳》、《淮南子》之《地形》、《修務》、《呂覽·音初》等。宅:居住。殷土:商地。殷本稱商,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后稱殷。后人逐漸殷商不分,故商地亦稱“殷土”。芒芒: 廣大的樣子。 ②古帝:天帝。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 “天可稱古,古帝,猶言昊天上帝。”武湯:即成湯。他滅夏桀, 建立商朝,號武王,故稱武湯,又稱商湯。正:治理。域:邦域。 ③方:通“旁”, 廣大,普遍。厥:那個。后:王,君。指成湯。奄(yan演):覆蓋,包括。 九有:九州。《毛傳》: “九有, 九州也。”《鄭箋》: “故覆有九州, 為之王也。” ④先后: 先君, 先王。 殆 (dai代): 通 “怠”, 懈怠。 《鄭箋》:“受天命而行之不解怠者。”武丁孫子:成湯的子孫武丁。陳奐《詩毛氏傳疏》:“在武丁孫子,猶云在孫子武丁,倒句以就韻耳。”孫子,后代子孫。王引之則以為兩“武丁”均“武王”之誤,句意與陳奐大致相同。⑤靡:無,沒有。勝:勝任。陳奐《詩毛氏傳疏》:“于武湯王天下之業(yè),亦無不保任之也。” ⑥龍旂: 諸侯所用的帶龍飾的旗子。 十乘 (sheng勝): 十輛馬車。糦(chi斥): 祭祀用的黍稷稻粱之類。承:供奉。 ⑦畿(ji 機):古稱天子所統(tǒng)的疆域。止:居。 ⑧肇(zhao 照):開創(chuàng)。四海:天下。假(ge 格):通“格”,至,到。祁祁:眾多的樣子。 ⑨景:大。一說指景山。員:周圍。咸:皆,都。祿:福。何:通“荷”,承受。
【譯文】 上天命令神鳥燕子,降臨人間生契建商。定居在殷土大地,一片闊野茫茫。天帝降命給勇武的成湯,統(tǒng)轄疆域管理四方。令他向各國發(fā)號施令,統(tǒng)領九州天下敬仰。商之先君,接受天命,努力不懈,傳到武丁為君王。后代武丁承商湯,堪受大任,成湯事業(yè)永興旺。輛輛大車插龍旗,諸侯們把黍稷祭品來獻上。領土廣闊,疆域千里,人民安居在這塊地方。開疆拓土通四海,天下諸侯,紛紛來到,朝貢我殷商。黃河環(huán)繞,國土寬廣,商受天命合道義,蒙受百福永無疆。
【集評】 清·姚際恒:“(篇首)古人為文,定不肯平淡,必借事以見異趣。不知者反以是誣古人。”(《詩經(jīng)通論》卷十八)
清·牛運震: “(篇首)高遠渾妙。” “恢拓雄駿,寫出中興氣概。”(《詩志》卷八)
清·方玉潤:“意本尋常,造語特奇,遂使小儒咋舌,驚為怪事,創(chuàng)為無稽妄談。皆不知詩人‘語不驚人死不休’之過也。”(《詩經(jīng)原始》卷十八)
【總案】 這首詩是武丁以后的殷商后代祭祀高宗武丁的頌歌。據(jù)《史記·殷本紀》載,成湯之時,夏桀虐政,諸侯為亂。湯伐諸侯,滅夏建商,國勢強盛。至其嫡長孫太甲,政治不明,國力漸弱。自中丁以后,“比九世亂,于是諸侯莫朝”。盤庚遷都后,殷道復興。但其弟小辛、小乙治國無方,殷復衰微。武丁為小乙之子,他“思復興殷”,“三年不言,政事決定于冢宰,以觀國風”。并任用奴隸出身的傅說為相,勵精圖治,“修政行德,天下咸歡,殷道復興”。伐鬼方、大彭、豕韋等部族,戰(zhàn)無不勝。氐、羌等邊遠民族紛紛來朝,國家大治。這首詩就是頌揚武丁的中興事業(yè)的。關于簡狄吞燕卵而生契的神話,在古代流傳極廣。這反映了母系氏族社會的知其母不知有父的社會情況,也是研究原始氏族社會圖騰崇拜、宗教起源的寶貴資料。封建時代論詩家不懂這一點,只把本詩開篇說成是為追求語句新奇才引用傳說,這是不妥當?shù)摹_€有人說簡狄在燕子飛來之月祈子而生契,而詩人不肯平凡敘述, 故作神奇, 這更失之穿鑿。
上一篇:詩經(jīng)《國風·齊風·猗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jīng)《國風·鄘風·相鼠》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