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研究《五言詩》
(殘句)
▲一九一九年三月
蒼山辭祖國,弱水望鄰封。
【創作背景】
1919年春,毛澤東送新民學會的一批同志赴法國勤工儉學。他們從北京出發,經過天津時,曾至大沽口觀海,并集會賦詩。毛澤東的這兩句詩,即作于此時。最后,他們輾轉到達上海,赴法諸同志登海輪啟程,毛澤東則返回長沙。
這兩句詩,見羅章龍《亢齋汗漫游詩話(三)》(載《湘江文藝》1980年第2期)。原文略謂:1919年冬季(按:當作“春季”),送同學首次出國赴法,順便到太沽口(按:當作“大沽”,下同)觀海。一行人到達海邊時,在海濱一小飯館聚餐。登輪前諸人分韻賦詩,作為臨別贈言。毛澤東、羅章龍等各即席成詩,詩聯有“蒼山辭祖國,弱水望鄰封”句,頗有沉雄傲睨之思。太沽野餐為北京新民學會會員中心組織最后一次集會,自此以后,各人星散,天各一方,分道揚鑣。最后復統一于中共陣營。
又據張東甲《毛澤東觀海》(見天津市文史研究館編《津門史綴》,上海書店1992年版蕭乾主編之《新編文史筆記叢書》)一文說,1979年7月25日上午,為了了解羅章龍和毛澤東年輕時來大沽口觀海的情況,他專程來到北京前三門羅老的家。羅老向他介紹了當時的情景:1919年3月,我和毛澤東同送赴法勤工儉學的留學生去上海。由北京出發,乘坐火車路過天津時下了車。有人提議到塘沽看看大海結不結冰,一呼百應,大家都贊成。……我們十幾個青年人步行來到大沽口。時河口結冰,春寒風冷,我們特地選了背風朝陽的地方圍坐在一起,討論祖國的未來、個人的理想。有人提議以海為題,每人做詩一首,我們十幾個人都即興做了詩。我還記得毛澤東同志詩中頭兩句是:“蒼山辭祖國,溺水投鄰村。”
按張文所記“溺水投鄰村”句,語意與情狀不合,當以羅氏《詩話》為正。詩為律句,但不知究為五律抑五言排律(以五律的可能性為大),故籠統標之以“五言詩”。
【注釋】
〔蒼山句〕這句倒裝,正常語序是“辭祖國蒼山”。
〔弱水句〕亦為倒裝句,正常語序是“望弱水鄰封”。弱水,舊題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鳳麟洲》曰:“鳳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繞之,鴻毛不浮,不可越也。”這里喻指赴法途中必須渡過的遠海重洋。鄰封,鄰國。封,疆界。這里指法國。法國距我國海途遙遠,而稱其為“鄰”,具見詩人“要將宇宙看梯米”(《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的豪放胸襟。
上一篇:毛澤東詩詞研究《五言排律》
下一篇:毛澤東詩詞研究《五言詩·殘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