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研究《七律》
和周世釗同志
▲一九五五年
春江浩蕩暫徘徊,又踏層峰望眼開。
風起綠洲吹浪去,雨從青野上山來。
尊前談笑人依舊,域外雞蟲事可哀。
莫嘆韶華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臺。
附:周世釗原詩
七 律
隨從毛主席登岳麓山
滾滾江聲走白沙,飄飄旗影卷紅霞。
直登云麓三千丈,來看長沙百萬家。
故國幾年空兕虎,東風遍地綠桑麻。
南巡已見升平樂,何用書生頌物華。
【創作緣起】
1955年6月,毛澤東來到長沙,6月20日這一天,他在湘江游泳后,登上了岳麓山。陪同他的有他早年的同學和朋友、當時任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兼省第一師范學校校長的周世釗。后來,周世釗將自己所作的《七律·隨從毛主席登岳麓山》及其他幾首詩詞寄呈毛澤東。毛澤東于當年10月4日回信說:“讀大作各首甚有興趣,奉和一律,尚祈指政。”下文便錄示了這首詩。細省書信中的語氣,和詩似作于寫信的當天或稍前,亦即1955年秋;而詩紀春令,是追詠前游。
【注釋】
〔春江句〕江,指湘江。見前《沁園春·長沙》篇“湘江北去”句注文。浩蕩,形容水勢闊大。暫徘徊,唐駱賓王《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詩四首其三曰:“林泉恣探歷,風景暫徘徊。”這里指在湘江稍事流連。
〔又登句〕層峰,高峰。指湘江西岸的岳麓山峰。望眼開,謂登高望遠,視野為之開闊。
〔風起句〕綠洲,指橘子洲,見前《沁園春·長沙》篇“橘子洲頭”句注文。吹浪去,唐代包佶《對酒贈故人》詩曰:“風吹浪不回。”
〔雨從句〕青野,長滿綠油油的莊稼的田野。據周世釗《難忘的一天》文中所記,當天下午下了一陣小雨。以上二句寫在岳麓山上眺望時所見。
〔尊前句〕尊前,指筵席上。尊,酒杯。按毛澤東年輕時在長沙曾與周世釗等杯酒談宴,數十年后重新相聚,又飲酌言歡,故云。據周世釗文中所記,當天下午二時,毛澤東和他在岳麓山上的望湘亭中午餐。
〔域外句〕域外,國外。雞蟲,杜甫《縛雞行》詩曰:“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蟲雞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雞縛。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后人轉用以喻指爭權奪利的小人,如魯迅先生《哀范君三章》其一曰:“白眼看雞蟲。”這里疑指蕭瑜。蕭瑜(1894—1976)又名子昇,字旭東,湖南湘鄉人。他是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讀書時的同學和好朋友,畢業后在長沙楚怡小學教書。1917年夏,與毛澤東徒步游歷了湖南寧鄉、安化、益陽、沅江等地。1918年春與毛澤東等共同發起并組織新民學會,任總干事。1919年3月赴法國勤工儉學。1920年,在留學法國的十多個新民學會會員討論應以何種手段改造中國與世界時,他同在法國的蔡和森等多數會員和留在國內的毛澤東等發生了根本性的意見分歧。他不贊成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而主張“溫和的革命”,教育救國。當大部分新民學會會員先后成為共產黨員時,他與同志們分道揚鑣,成為一個自由主義者。1924年回國。曾任國民黨北京市黨務指導委員。1927年國共兩黨分裂后,曾任國民黨政府農礦部政務次長等。1934年在北平故宮博物院任監守時,盜賣文物,攜款潛逃,再到法國。從此長期僑居國外,后定居于南美洲的烏拉圭。他發表過許多攻擊毛澤東的言論和文章。但毛澤東不忘舊情,多次托人捎信給他,歡迎他回來。50年代,我國某文藝團體訪問烏拉圭,毛澤東曾特意讓該團的同志向他致意,請他回來看看。70年代,中美建交,毛澤東又托人去看望他。但他堅持反動立場,奔走于美國,四處游說,反對中美關系正常化,希望美國繼續支持臺灣國民黨政權。1976年3月客死于烏拉圭。由于他與毛澤東、周世釗等是老同學,又同是新民學會最早的會員,故毛澤東和周世釗此次聚會話舊時,很自然地會談到他,并為他后來的種種不光彩的經歷而發出感嘆。
〔莫嘆句〕白居易《香山居士寫真》詩曰:“勿嘆韶華子,俄成皤首仙。”韶華,指美好的青春年華。
〔卅年句〕卅年,毛澤東1925年秋自韶山赴廣州,途經長沙,曾游岳麓山一帶,作有《沁園春·長沙》詞。至此次重登岳麓山,恰過了30年。赫曦臺,《乾隆長沙府志》卷一二《古跡》載:“赫曦臺,在岳麓山上。文公(宋代朱熹)《云谷山記》曰:予名岳麓山頂曰‘赫曦’,張伯和父為大書臺上。懸巖有古篆字數十,隱見不明。嘉靖戊子(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知府孫存建。”赫曦,形容光明盛大。以上二句是說,不要感嘆青春逝去得太快,30年后的今天,我們仍登上了赫曦臺。空間范圍內的舊地重游,在毛澤東筆下轉換成為時間范圍內的逝水復還,他興致勃勃,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時代。
【押韻格式】
本篇韻腳分別是“徊”、“開”、“來”、“哀”、“臺”。
【周世釗原詩注釋】
〔作者〕周世釗,見前《七律·答友人》篇詩題注文。
〔題〕一作《從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宮》。
〔滾滾句〕江聲走白沙,用杜甫《禹廟》詩曰:“云氣噓青壁,江聲走白沙。”這句是說,滾滾湘江,水聲激蕩,從沙灘上奔馳而過。
〔飄飄句〕謂紅旗飄拂,卷起了天上的紅霞。以“紅霞”為紅旗的比況之辭,亦可通。
〔直登句〕云麓,即云麓宮,在岳麓山頂峰上,是一座道教宮觀。舊有宮殿久廢,清乾隆時構殿五間,其后為三清殿,冶鐵為瓦,立石為柱。咸豐二年(1852年)毀,同治二年(1863年)修復。三千丈,極言云麓宮所在之山峰的高峻。
〔來看句〕云麓宮右有望湘亭,可俯瞰湘江與長沙市區。百萬家,極言長沙的富庶、人煙稠密。
〔故國句〕故國,故鄉。空兕虎,謂過去為害地方的反革命勢力被掃蕩一空。兕,犀牛一類的野獸。兕虎,喻指兇惡的敵人。
〔東風句〕謂春風吹拂,遍地都是綠油油的莊稼。綠,這里用作動詞,謂東風吹綠了桑麻。桑麻,泛指農作物。
〔南巡句〕南巡,指毛澤東巡視南方。升平樂,天下太平的歡樂。
〔何用句〕何用,哪里用得著。書生,作者自稱。頌物華,歌頌美好的景象。以上二句是對毛澤東說,您已經親眼看見了人民的幸福和歡樂,還用我來歌頌這一切么?這是謙稱自己的詩篇對毛澤東來說原本可有可無,但自己從心底里感到新中國的欣欣向榮,因此還是忍不住要作詩加以贊美。
【鑒賞】
這首與老朋友唱和的詩,追寫登長沙岳麓山時所見到的美麗的自然景色,抒發了對友人、對家鄉的一往深情,表達了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春江浩蕩暫徘徊,又踏層峰望眼開”寫故友重逢,重游岳麓山,在山下游泳后,登上了山頂,極目遠眺,視野頓感開闊:碧水蕩漾,重巒疊嶂,近水遠山,空濛飄逸。詩人飽覽自然景色時的欣喜之情,含蘊于字里行間。毛澤東詩詞善用副詞,多巧妙遒勁,如《蝶戀花·答李淑一》“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中“忽”、“頓”二字,就極傳神生動地表現了烈士聞知革命勝利消息時喜出望外的情狀。又如《水調歌頭·游泳》詞起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用民謠和典故點明行蹤,“才”、“又”二副詞,前后呼應,緊湊而輕松,自然又親切,毛澤東那風塵仆仆、巡視大江南北的忙碌情形和自信、樂觀的情懷宛然若見。
本篇這二句中的“暫”、“又”二副詞,亦用得很好,游泳,登山的輕松喜悅,溢于言表。
頷聯“風起綠洲吹浪去,雨從青野上山來”,謂站在岳麓山頂遠眺,只見起于湘江中心的橘子洲的風,吹浪而去,刮過綠油油的田野上的雨,飄然上得山來。這是一聯極巧妙工整而且新奇美麗的對仗,它把岳麓山的雨景描繪得異常生動。尤其是“雨從青野上山來”,親切,愉悅,獨具匠心。一般人寫山中雨景多是雨從天降,由高至低,而毛澤東此處卻以心馭景:風吹動田野的莊稼,伴隨著雨水,由遠及近、由低至高撲面而來,似乎風雨也有了感情,感受到了詩人回鄉登山遠眺的喜悅心情,特地上山來向詩人問好致意……
這兩句的結構頗似宋代大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詩中“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一聯。王詩前一句寫碧水護田,以田園境界的優美取勝;后一句寫山色推門而入,以壯美取勝。毛澤東的這兩句,也是壯美、優美兼而有之。特別有意味的是,作者筆下的風、雨、山、田,充滿了生機和情感,風起綠洲風也綠,雨從青野雨亦青,讓人呼吸到一種青春氣息。風本無形,卻因吹浪遠去而獲得了浪之形骸;雨從天降,卻因詩人的登高送目而飄飄然上得山來。詩人是在寫景,又是在抒情,在寫意,以意馭象,使優美的風景成為心意的象征。象征什么?象征詩人內心的喜悅,象征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樹,人的風采與力量總是表現在萬物流轉、生機蓬勃的自然畫卷上的。
頸聯“尊前談笑人依舊,域外雞蟲事可哀”引出了當日陪同登山的老朋友,亦即此詩和贈的對象——周世釗,并記述那天下午在岳麓山上一道用餐、暢敘契闊的情景。幾十年過去了,青年時代志同道合的學友,經過時代風雨、大浪淘沙,而今或清或濁,有涇渭之分。詩人成了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袖,周世釗現在也在社會主義的教育戰線上擔任了一定的領導工作,他們兩人走在同一條革命的道路上,故今日仍能在一起尊酒談笑。而他們當年在湖南第一師范求學時共同的朋友、曾任新民學會總干事的蕭瑜,卻投奔了國民黨,后竟墮落到盜賣祖國文物,逃往國外。那天,毛澤東與周在敘舊時,很可能談到了蕭瑜,并為他的墮落而感喟,下句似即為此而發。
人生易老,時光如流水一般飛逝。上了年紀的人在話舊之時,難免要油然而生出老冉冉其將至的遲暮之嘆。自從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歷代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為此而太息不已。蘇軾游赤壁時,想到像曹操那樣曾率數十萬大軍,“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順流而東”、“橫槊賦詩”的“一世之雄”,而終難免“灰飛煙滅”的結局,嘆息時光與歷史的無情,最終只有用道家的曠達來自我寬解(詳見其《前赤壁賦》)。明代陳子龍《二郎神·清明感舊》詞曰:“韶光有幾?催遍鶯歌燕舞。”更充滿了時光流逝的虛無幻滅之感。然而毛澤東此詩,卻一掃千古以來的這種衰颯之氣,與老友話舊之余,以豪放的辭句作為全詩的結尾,使詩情高高振起:“莫道韶華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臺。”這30年中,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一變而為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如今登岳麓山,該有多么的自豪?詩人絲毫也不感到自己的青春已經逝去,他還要領導中國人民,轟轟烈烈地再干一番偉大的事業!
這首七律,寫景壯闊秀麗,抒情酣暢淋漓。詩情畫意,句煉字錘,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全詩從首聯到尾聯,如行云流水,情源于心而自然地流溢于字里行間,氣勢暢達而節奏、韻律復又起伏跌宕,顯示出了詩人精湛的藝術造詣。
上一篇:毛澤東詩詞研究《七律》
下一篇:毛澤東詩詞研究《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