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卜算子》
古澗一枝梅,免被園林鎖。路遠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躲。① 幽思有誰知,托契都難可。獨自風流獨自香,明月來尋我。
【注釋】 ①“似共”句:似在躲避春天,即陸游《卜算子》詠梅“無意苦爭春”之意。②幽思:深遠的情思。③托契:猶言“托交”,托身于朋友。李白《結客少年場行》: “托交從劇孟,買醉入新豐”。可:投合、適宜。
【譯文】 一枝梅花獨放在荒山僻澗,自由自在免遭幽禁于林苑庭園。路遠山深卻不怕嚴寒風雪,心境恬淡似無意與群芳爭艷于春天。憂慮深沉懷抱遠志有誰知曉,想托身朋友但生性高潔難上難。獨自風流獨自飄香無人顧,唯有一輪明月來與我相伴相憐。(湯俊峰譯)
【總案】 清人黃蘇說,朱敦儒“作梅詞最多,以其性之所近也。”的確,此首詠梅詞,既是為物傳神,也是為我寫心。且看這枝梅花,生長在路遠山深的古澗里,無塵世的喧囂,沒有“園林”的封鎖羈絆,得天地之精神,獨往獨來,自由自在。它無意爭春,自甘寂寞,保持著自己獨立高潔的風流標格。這儼然是“拂袖青山歸去”的“臥云人”(《如夢令》)朱敦儒自己!他晚年致仕隱居浙江嘉興巖壑,“脫屣軒冕,蕭然如遺世獨立。”他在對古澗梅花的審美觀照中,由于“性之所近”,自己也恍然變成了梅花,與之“混同起來”,梅品與人格不露痕跡地合成為一。梅花已人格化、個性化。
上一篇:李之儀《卜算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張元干《卜算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