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平仲《代小子廣孫寄翁翁》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爹爹來密州,再歲得兩子。
牙兒秀且厚,鄭鄭已生齒。
翁翁尚未見,既見想歡喜。
廣孫讀書多,寫字輒兩紙。①
三三足精神,大安能步履。
翁翁雖舊識,伎倆非昔比。
何時得團聚,盡使羅拜跪。
婆婆到輦下,翁翁在省里。②
大婆八十五,寢膳近何似?
爹爹與奶奶,無日不思爾。③
每到時節佳,或對飲美食。
一一俱上心,歸期當屈指。
昨日又開爐,連天北風起。
飲闌卻蕭條,舉目數千里。
【注釋】 ①輒(zhe哲):意為總是,就。②輦(nian捻):輦下,京都的代稱。省:古時王宮禁地之稱。③奶奶:這里指媽媽。
【譯文】 來到密州第二年,爹爹又得倆孩子。牙兒清秀又結實,鄭鄭已經長牙齒。爺爺還不曾相見,見了定會生歡喜。廣孫讀書最用功,練字總得兩張紙。三三精神氣十足,大安已能走路矣。爺爺雖曾看見過,今日伎倆非昔比。何時大家得相聚,排列于堂跪拜喜。奶奶居住在京城,爺爺則在王宮里。奶奶今已八十五,寢食與昔可相似?爸爸媽媽和大家,無日不在想念你。每逢佳節全家飲,有時美食味無比。思親之情涌心頭,歸期當近可屈指。昨日天冷又開爐,連天北風呼嘯起。飲罷茶酒冷清清,大家一道放眼遙望數千里。
【集評】 近·陳衍:“學盧仝體,而去其鉤棘字句。”(《宋詩精華錄》卷二)
今·傅經順:“用了孩子的口氣來寫……(有)天真可愛的意趣。”“一首不滿二百字的詩歌,代替了數百言難于表敘感情的家書,寫得清新活潑,自然流暢,意深情摯,在古代詩歌里這種寫法甚為少見,看來得力于漢代樂府民歌。(《宋詩鑒賞辭典》第488—489頁)
今·金性堯:“摹擬兒童的天真親昵口吻,亦是古代一篇出色的兒童文學作品。”(《宋詩三百首》第199頁)
【總案】 此可以看作一首小敘事詩。詩中有兒孫對異鄉生活狀況的介紹,有兒孫對身在遠方的兩位老人家的深切思念和祝福,有對合家團圓、共享天倫的憧憬和渴望——《代小子廣孫寄翁翁》包含的情感是極其豐富的。而寄豐富的情感于新穎的形式之中恰恰是此詩的一大特色。全詩構思非常新穎,以家信的形式,以孩子的口吻來寫,這在古代詩歌中無疑極為少見。廣孫以長兄的口吻敘述了四個小弟的情況,情趣盎然,各具神韻,其稚氣活潑可愛之處,對遠在京都的爺爺奶奶無疑是極大的安慰,而對奶奶的關心和刻骨思念,對“相聚”的渴望,“歸期”的向往,以及飲酒闌珊舉目遙望的蕭瑟,都很符合天真爛漫的兒童心理。
上一篇: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其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鄭思肖《伯牙絕弦圖》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