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喜遷鶯》原文賞析
歲暮作
藜煙裊裊,正濃點茶湯,熱煮馎饦。官稅不催,宿糧未盡,又喜妻孥安樂。終歲不知肉味,歲暮妄思饞嚼。雞甫縛,兒童歡喜,磨刀霍霍。
一噱。紅燭下,濁酒新篘,喧笑盈簾幕。嬌女攜壺,老荊滌盞,癢處倩兒搔著。稚子看燈不寐,榻上瓶甌亂攫。此時節,料銷金帳里,低斟淺酌。
這闋詞題為《歲暮作》,所詠為作者一家歡度除夕的情景。
炊煙在裊裊上升,除夕的蒲家顯得格外熱鬧,他們一面泡了一壺濃茶,一面在熱氣騰騰的鍋中煮著湯餅。過慣了貧困生活的蒲松齡,對生活本來就沒有太大的奢望。一年過去了,喜得官稅已完納,無人登門催租,舊年的陳糧,多少還有點剩余,又喜得一家平安無事,妻子兒女能夠歡聚一堂,過上個團圓年,也就心滿意足了。孔子三月不知肉味,蒲老夫子卻“終歲不知肉味”,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也是每下愈況啊!是肉價太高,還是無錢買肉,個中情況只好留給讀者去再創造。一年不知肉味,怎能不饞涎欲滴呢?眼下年節到了,他妄想過上一頓肉癮,大吃大嚼一番。他要殺雞炊黍,以飽口福。剛剛把雞綁縛起來,小孩子們歡喜得又蹦又跳,“磨刀霍霍”,躍躍欲試。這一連串的喜劇鏡頭,將節日氣氛點綴得十分透足,寫來象行云流水一樣自然。“一噱”二字,雖屬下片,實為上片詞的總攝,是上片一連串喜劇鏡頭的總結。它既博得了作者的一笑,也使讀者發出會心的微笑。
下片轉寫除夕之夜的情景。室內紅燭高燒,燈火通明,新從酒籠中濾出的酒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一家人團團圍坐,笑語喧闐,共飲辭歲之酒。嬌女兒提著酒壺為父親斟酒,老妻忙著洗好了酒杯,幾杯酒下肚,身上發癢,只好讓兒子為自己搔癢。乖巧的兒子一下子抓到癢處,父親心里樂滋滋的,簡直象麻姑搔癢一樣痛快。除夕之夜,幼兒看著燈不愿早睡,在床榻上用小手胡亂抓尋小瓶小甌。在寫完自己一家歡度除夕的天倫樂趣之后,于收煞之處,詞人將筆一轉,用虛擬的筆法,設想到富貴之家過年的情景,使筆底又翻出一層波瀾。他想到此時此刻,達官顯貴,可能正在銷金帳里,由姬妾陪伴著飲酒作樂的情景。結尾兩句,是在用典。《事文類聚》引《通鑒長編》說,宋人陶谷,得到黨太尉一家姬,一日,陶谷取冰水烹茶,問黨家有此風味否?姬回答說:黨太尉是個粗人,不會做這種雅事,“但能銷金帳里,淺斟低唱,飲羊羔美酒耳!”蒲松齡用此,諷刺富貴人家節日生活的庸俗不堪,以見自己雖為寒素之家,卻純樸無邪,有醇正的天倫樂趣。另外貧富對比,也是對不合理的社會現象的揭露,有自己的牢騷隱含其中。此處的用典,使人不覺得,可謂“使事無跡”。
這闋詞將作者一家歡度除夕的情景,描寫得生動有致,節日的喜慶氣氛,通過典型的事件和一個個特寫鏡頭,描繪得情貌無遺,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蒲松齡很善于開自己的玩笑,“歲暮妄思饞嚼”一句,用詼諧的調侃語言寫自己的貪吃、嘴饞,以見平日的貧困生活,是諧趣橫生的傳神之筆。蒲松齡是小說家,他善于寫人物,全家老小幾乎在這首詞中全部出場了。縛雞時我們看到了歡喜雀躍,磨刀霍霍的兒童;飲酒時,我們看到了“嬌女攜壺,老荊滌盞”的情景;他如“倩兒搔癢”、“稚子看燈不寐”及在床榻上做的游戲,全家老小,如歷歷在目,動作,神態,各臻妙境。這一切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圖畫——寒素之家的諧樂圖,再加“喧笑盈簾幕”的氣氛渲染,從眾多的方面烘托出除夕之夜寒素之家淳樸的天倫樂趣。可以說蒲松齡把全家人都寫活了,各個人物的神情、動作皆栩栩如生,這種作品,在清詞中實不可多得。
上一篇:《蔣玉棱·唐多令》原文賞析
下一篇:《楊基·夏初臨》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