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基·夏初臨》原文賞析
瘦綠添肥,病紅催老,園林昨夜春歸。深院東風,輕羅試著單衣。雨馀門掩斜暉,看梅梁、乳燕初飛。荷錢猶小,芭蕉漸長,新竹成圍。
何郎粉淡,荀令香銷,紫鸞夢遠,青鳥書稀。新愁舊恨,在他紅藥欄西。記得當時,水晶簾、一架薔薇。有誰知,千山杜鵑,無數鶯啼。
“夏初臨”這一詞牌,一般用來寫春去夏臨的景色變化,此詞不例外; 不過除了寫景之外,這里還抒寫了相思念遠的感情。
詞的上片主要寫景。“瘦綠添肥,病紅催老”二句說草木的綠葉漸見茂盛,而紅花則日益衰謝,實寫景物變化,是從李清照的名句“綠肥紅瘦”胎息而出。“園林昨夜春歸”緊承而下,寫出主人心中感受: 原來春去夏來。接著二句“深院東風,輕羅試著單衣”,寫這位女主人公之敏感、喜悅,她在東風吹拂下,立刻換了裝束,想體味一下節序更替的樂事。“雨馀”二句寫她對夏景的初窺,她只看到雨后黃昏,西天一抹殘陽,院門深閉,“梅梁”(梅,可寫作“楳”是古“柟”字,一種大木,可作棟梁,故稱“楳梁”。或寫作“梅梁”)上,已有雛燕翻飛,的確已是夏日景象。最后三句:“荷錢猶小,芭蕉漸長,新竹成圍”,寫女主人公對園林夏景的細察,在她審視之下,發現形如圓錢的荷葉出水了,但還很小;芭蕉已逐漸成長,在卷心抽葉;就連新生的竹子,也在怒放,已是綠葉合圍了。可是,雖然萬木欣欣向榮,女主人公一想到花事闌珊,她那乍喜的心,突然沉了下去。她由花想到了人:“何郎粉淡,荀令香銷”,不免傷感。何郎,指三國時魏人何晏,字平叔,他貌美,面如傅粉,有“傅粉何郎”之稱。荀令,指漢末的荀彧,事曹操,官至尚書令,人稱“荀令君”。《襄陽記》云:“劉季和曰:‘荀令君至人家,坐處三日香。’ ”這里的何郎、荀令,均非實指,而是俊美風流的情郎的代稱。這兩句過片,表面轉寫人事,似與上片末尾寫景不相屬,實際上“粉淡”“香銷”直承開首的“綠肥”“紅老”,脈絡連貫自然,而又通過聯想比喻,由寫景過渡到寫人,猶如桃花人面之譬,非常生動,構思可謂精妙。下面“紫鸞夢遠,青鳥書稀”二句,是情人音容分離的進一步寫照。鸞為傳說中祥鳥,鳳屬,古詩文常以鸞鳳喻情人。李商隱《蠅蝶雞麝鸞鳳等成篇》詩云:“畫樓多有主,鸞鳳各雙雙。”所以“紫鸞夢遠”猶言鴛夢久違。青鳥是神話中西王母使喚的鳥,說見班固《漢武故事》,后常作為信使的代稱。可見“青鳥書稀”就是悵嘆情人遠別后書信越來越少了。“紅藥”,紅芍藥。姜夔《揚州慢》:“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為抒發今昔之感的名句。此處“新愁舊恨,在他紅藥欄西”,取意相似。“舊恨”當指分離時的悲傷,“新愁”當指人去花在,見花思人,年年花發,歲歲生愁。分離愈久,愁恨愈深,然而雖痛苦萬分,卻無法排遣。于是女主人公不免常常作心理上的自我補償——回憶。“水晶簾、一架薔薇”,當是他們過去聚會之處。薔薇春夏間盛開,可見過去此時的歡樂,給她留下了多深的印象,以致到了夏初臨時,又勾起了她一番傷感。可是這心事能向誰訴?不能。她只能無言自悲。沉默中,只聽見杜鵑和鶯聲不斷。杜鵑和黃鶯都是在春夏之交鳴叫最切,聽見它們在山中啼叫,心中該是多么傷悲。
此詞上片寫景,下片言情,看似各不相涉,實際上卻景中寓情,情景相生,將此女子春夏間嘆惜、驚異、喜悅、欣賞、悵恨、回味、傷神等心理變化歷歷道來,細針密線,脈絡宛然,構思精巧,非凡筆庸手所能。詞以鳥聲作結,含意不盡,尤須深會。
上一篇:《蒲松齡·喜遷鶯》原文賞析
下一篇:《陳維崧·夏初臨》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