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何基灃·日貫長虹飲壯烈》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橫戈若戰漢江潯,取義成仁是本心。①
日貫長虹飲壯烈,風摧大樹感蕭森。
帳中韜略勞親受,匣里遺規忍重尋。②
遙向墓門酬杯酒,杜鵑聲里淚沾襟。
【注釋】 ①潯:水邊。②遺規:遺訓。
【鑒賞】 此詩寫于1940年。作者系張自忠將軍部屬一百七十九師師長,早在喜峰口戰役中,就在前線指揮戰斗,“七·七”事變時,是直接指揮抗擊日寇的指揮官,隨棗戰役又隨張將軍打了一系列大勝仗。宜棗戰役前夕,作者因異黨嫌疑正在重慶受審查,忽聞張將軍殉國噩耗,悲痛至極,作詩悼念。
作者深知張將軍的志向,故詩的前兩句就說明: 張將軍早已下定決心,只要這次在漢水邊一打響,不戰勝便取義成仁。“日貫長虹”是化用 “白虹貫日”的典故。古人認為人間有不平凡的行動,就會引起這種天象的變化。此指將軍這種舍身殉國的英雄氣概,簡直可以貫穿長虹,然而將軍陣亡,使他感到多么悲痛與凄涼。他回想起奉命來重慶受審時,行前總司令幾次召談,誠摯的安慰和鼓勵,并騎馬送上公路登車的情景,潸然淚下,現在只能忍著悲痛翻閱將軍的遺訓了。感到如果不來后方受訓,一定不讓將軍先他死,即或不能,亦要與將軍死在同一個山頭上。如今只能 “遙向墓門酬杯酒,杜鵑聲里淚沾襟”,“杜鵑”原名子規,傳說為古代蜀國國王杜宇所化,蜀人懷念杜宇,因呼子規為杜鵑。
全詩一直沉浸在崇敬與悲憤中,洋溢著對將軍的崇敬和哀悼。質樸情深,親切感人,充分體現了作者的愛國主義精神。
文章作者:李萱華
上一篇:愛國詩詞《李少石·無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宗澤·早發》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