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驛女子·題玉泉溪①》唐詩賞析,《題玉泉溪》原文與注釋
湘驛女予②
紅樹醉秋色,碧溪彈夜弦。
佳期不可再,風雨杳如年。③
【注釋】 ①玉泉溪:指今湖南省中西部一條小溪。②湘驛女子:本詩作者,姓名已不可考。據《樹萱錄》載: “番禺 (今廣東省番禺縣) 鄭仆射(唐開成年間任職尚書右仆射) 嘗游湘中,宿于驛樓,夜遇女子誦詩……” 所誦即本詩。該女子身世不傳,《全唐詩》 編者在收錄本詩時,署名作者為湘驛女子。③杳 (yao): 遙遠,久遠。
【鑒賞】 這是一首情景詩,寫一個失去了幸福的愛情生活的女子心靈上的痛苦,內容豐富,感情強烈,形象鮮明,藝術概括力很強。
首句濃墨重彩,抹出一幅楓葉爛漫、秋色正濃的畫面。那優美的景色,宜人的氣候,令人心醉神馳。“霜葉紅于二月花” 自是狀秋色的名句,然本句的境界也別有韻味。一個“醉”字,把紅樹與秋色聯系到一起,使抽象的秋色具體可感。
次句情韻縈繞,優美動人,且含蘊豐富。白晝消逝,夜幕降臨,碧藍清澈的溪水在潺潺地流動,好像有人在輕輕地撥動著琴弦。夜如許美好,怎能不動人情思?一個“碧” 字,給讀者視角以顏色,告訴讀者在一般的夜晚是無法分清水色的,只有憑借天空的明月,身臨溪畔的人,才有可能看得如此真切,如此清楚。一個 “彈” 字用得也很精妙,不僅描出了溪流富有音樂般的詩韻,而且以動顯靜,把一個萬籟俱寂的夜色烘托得十分幽深。前兩句雖未寫月,卻自有一輪明月朗照; 未寫人,卻有一位少女的倩影在溪邊徘徊; 未寫情,卻有一縷悲怨寂寞的情思從夜弦的曲調中輕輕傳出,如訴如泣縈回耳際。這種虛中見實,實中見虛的寫法,讀來余音裊裊,饒有情趣。
三句陡然一轉,直接把這位徘徊于月下溪畔的女子的內心秘密和盤托出。原來她是位失戀的女子,曾經有過幸福的愛情,而現在,愛戀的佳期卻一去不復返了,而多情的女子還像過去一樣熱戀著所愛的人。在這楓葉如醉、碧溪夜月的環境中,她徘徊著,回憶著,盼望著,等待著,從閨房來到溪邊,從白天直到深夜。可是,再也見不到他的身影。“不可再” 三字,把懷念從前又懷有希望的女子推向了絕望的深淵,今后她將怎么辦呢?
尾句沒有正面回答女子的疑難。只說風雨如晦,度日如年。想來女子未來的生活是十分渺茫、十分悲涼、十分凄楚的。如果讀者把這里的 “風雨” 二字理解為社會風雨的話,那么本詩所描寫的愛情悲劇,就具有更為廣泛、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了。
全詩筆墨經濟,短短二十個字即繪聲繪色地概括出一個失戀女子的鮮明形象。其用字精練,以少勝多的寫法值得我們認真借鑒。
上一篇:《韓翃·題仙游觀》唐詩賞析,《題仙游觀》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李商隱·風雨》唐詩賞析,《風雨》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