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樓兒,觀不盡的山青水秀。
錯把那個打魚的船兒,當作了我那薄幸歸舟。
盼情人的眼凝睛仔細把神都漏!
暗追思愛情的人兒情無彀。
人說奴是紅顏薄命,奴說奴是苦命的丫頭。
低垂粉頸,隨心的事兒何日就?
當日那王魁臨行何必叮嚀咒!
——清·顏自德輯《霓裳續譜·寄生草》
本篇把一個婦女對情郎的盼望和思念之情,寫得既清新而又強烈,既復雜而又自然。
人站立在望江樓上,盡管山青水秀,令人觀賞不盡,但是再好的自然美景,她卻無心欣賞。對她最有吸引力的,是那返航的船兒是否屬于“我那薄幸歸舟”?薄幸,意謂薄情、負心,是舊時女子對所歡的昵稱,猶云冤家。因為盼望情人歸來的心切,便“錯把那個打魚的船兒,當作了我那薄幸歸舟。”她為盼望情人歸來,久久地“眼凝睛仔細把神都漏”,而結果卻總是令她失望,使她不能不“暗追思愛情的人兒情無彀。”彀,同夠。這本來是她個人在愛情上的不幸,可是作者卻由此上升到婦女共同的悲慘命運,指出“人說奴是紅顏薄命,奴說奴是苦命的丫頭。”奴,婦女自稱。紅顏薄命,舊指美貌女子早死或遇人不淑。如《元曲選·鴛鴦被》:“總則我紅顏薄命,真心兒待嫁劉彥明,偶然間卻遇張舜卿。”盡管如此,她并不甘心于命運的擺布,仍舊在頑強地堅持著對自由愛情幸福的追求。為此,她“低垂粉頸”,孜孜以求地在探索著“隨心的事兒何日就”?她斥責那負心郎,既然負心,又何必像王魁那樣臨別時還要說永不變心之類的誓言咒語呢?王魁,是宋元南戲《王魁負桂英》中的男主角,妓女桂英資助書生王魁讀書赴考,王魁得中狀元,棄桂英另娶,桂英憤而自殺,死后鬼魂活捉王魁。元尚仲賢的雜劇《海神廟王魁負桂英》,明王玉峰的傳奇《焚香記》,皆演此故事。這首民歌是把王魁作為負心郎的代表。
這首情歌不僅為我們塑造了一位癡癡地盼望情郎歸來的女性形象,而且寫出了她的內心活動,使人物的神態、情感及其內心的追求和苦悶,仿佛皆一起活現在我們的面前,并且它不是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而是把人物放在“望江樓兒觀不盡的山青水秀”這個特定的畫面之中,給人以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感。
上一篇:《望江南》原文|賞析
下一篇:《李波小妹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