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原文與翻譯、賞析
秦觀
纖云弄巧①,飛星傳恨②,銀漢迢迢暗度③。金風玉露一相逢④,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⑤。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注釋】①“纖云” 句: 謂云彩巧于變幻。這里暗點七夕節令。②“飛星” 句: 指流星為牛郎織女傳信。③銀漢: 天河,亦稱銀河。④金風: 秋風。⑤忍顧:怎忍回頭看。鵲橋:相傳七夕牛女相會,群鵲銜接為橋以渡銀河。
【詞大意】 天上云彩巧變幻,流星能把離恨傳,渡河去把情人見。每逢七夕會一面,遠勝人間去不還。如水柔情多纏綿,相逢如同夢寐般,歸去鵲橋不忍看。兩人倘若久相憐,豈在朝暮廝守間!
【賞析】 這首詞寫的是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它是自《古詩十九首》以來,一直為人喜愛的創作題材之一。牛郎織女原是兩個星宿名稱,后演變為兩個神話人物。相傳織女是天帝的孫女,善織云錦,嫁給天河西岸的牛郎以后,耽于情愛,不再織錦。天帝很生氣,強迫她與牛郎分開,只準許他們每年七夕相會一次。牛郎織女也稱牛女。
此詞是歷代七夕作品中最有新意的。起拍“纖云弄巧”緊扣題意。舊時民間風俗,陰歷七月七日晚上,婦女向織女乞巧?!肚G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為牽??椗蹠埂J窍?,人家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薄袄w云弄巧”四字概括了十分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
“飛星”,有人說是指牛女二星,似欠妥。如果牛女能飛,見面不至于那么難,“恨”字就沒有了著落,故“飛星”應指流星; “恨”指牛女的離恨,它是天帝一手制造的,一道天河把一對恩愛夫妻分開了。懾于天帝的淫威,“暗” 或指飛星悄悄地給他們傳遞消息?但從七夕典故考慮,“暗” 應指牛女七夕在暗中相見。
“金風”、“玉露”是對秋風、秋露的美稱,與 “便勝卻” 句共同體現的意旨,與其說是在歌唱天上牛女之愛,毋寧說是在表達“人間”之恨。這二句似化用李郢 (一作趙璜) 《七夕詩》 的 “莫嫌天上稀相見,猶勝人間去不回”之意,簡直是在說“天上”牛女一年一度的相會,要比自己幾經貶謫,拋妻舍子,有 “去不回”,欲愛不能的遭遇強多了。
“柔情”二句語意好極了,似乎再也找不出比這更恰當的語句來形容這對離多會少的夫妻的那種脈脈的柔情和溫馨的陶醉了。大凡想往已久,難以見面的親友,一旦相逢便有恍如夢中之感。此二句與杜甫的“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羌村三首》其一) 和晏幾道的“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鷓鴣天》),均系倍受稱道的佳句。
“兩情”二句古人以為“化臭腐為神奇”,今人多以其表達了健康進步的愛情觀予以揄揚。筆者認為它或許還反映了作者對真摯友情和美好理想的向往?!痘春T~》 中愛情的內容有時是廣義的,其中既有對異性的親情,也有對師友的篤愛,更有對事業的追求。牛女之間作為忠貞愛情的象征,是值得歌頌的。但被天河隔離的夫妻分居生活畢竟是辛酸的。朋友之間則不同,君子之交淡如水,它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所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除了歌頌愛情,似乎還包含對作者與蘇門師徒的 “同升而并黜” 的友情的祈贊。
從藝術風格上看,這首詞長于議論,在淮海詞中別具一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詞的結構,很宜于表達一波三折的感情變化,比如上片寫牛女相逢,良辰美景,佳期可貴;下片寫難以為別的情愫,筆勢大起大落,而又跌宕有致,層次分明:“柔情”兩句一層,“忍顧”又一層,結尾更翻一層,愈轉愈深,把牛女相會之際的那種珍重、傷感,以及強為寬解的種種復雜感情,編織得針線細密,渲染得淋漓盡致。結拍二句更是曲終奏雅,千百年來,一直流傳人口。
上一篇:《青春頌密茨凱維奇》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七步詩》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