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龍《秋日雜感》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行吟坐嘯獨悲秋,海霧江云引暮愁2。
不信有天常似醉3,最憐無地可埋憂4。
荒荒葵井多新鬼5,寂寂瓜田識故侯6。
見說五湖供飲馬7,滄浪何處著漁舟8
【注釋】
1.組詩約作于清世祖順治三年(1646)。時作者抵抗清兵,避居于嘉興武塘一帶。這首寫詩人堅決復國而力單勢孤的哀愁。
2.海霧江云:陳子龍當時與福建的唐王朱聿鍵,浙江的魯王朱以海均有聯系,故有此語。
3.“不信”句:是說天難道昏聵如醉,讓清人統治中國。春秋時,秦穆公夢朝天帝,帝醉,以鶉首之地(今湖北襄陽、安陵諸地)賜秦(參看張衡《西京賦》、《隋書地理志》)。
4.無地可埋憂:反用漢·仲長統《述志》“埋憂地下”。
5.“荒荒”句:悼念抗清死難的亡友,如沈自炳等。葵井:疑用梁·何遜《行經范仆射故宅》詩句“旅葵應蔓井”,說他們的故居已荒涼。
6.“寂寂”句:哀憐明亡后陷遁不出的明貴族,如魏國公徐宏基等。瓜田故侯:秦亡后,故東陵侯邵平種瓜為生。
7.五湖:指太湖。供飲馬:為清兵所占有。
8.“滄浪”句:意思是,無地可作隱居之處。滄浪:水青色,這里如言江湖。
今譯
我——
行也悲吟,坐也長嘯,
獨自悲秋,
茫茫海霧,悠悠江云,
都徒然引我
暮愁。
我不相信
上天總是昏聵如醉,
天帝卻一次又一次地
賜秦以鶉首;
我要像仲長統那樣
“埋憂地下”,
卻又無處可以埋憂。
荒涼的故國,埋葬了
我一個個死難之友,
寂寞的瓜田,可見到
不仕新主的故侯。
聽說那太湖,也已被
清人占有,
何處還有清清的
滄浪之水,
可以著我漁舟?
上一篇:陳子龍《渡易水》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下一篇:陳師道《后湖晚坐》原文|賞析|翻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