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朱彝尊·觀獵》原文賞析
白狼堆近雪嵯峨,風卷黃云入塞多。盡道打圍春更好,夕陽飛騎兔毛河。
這首詩作于康熙四年(1665),時作者在山西,常縱馬游覽晉北地區。詩歌借寫觀獵,描繪了初春北方的壯麗景色,也抒發了詩人的豪情逸興。
“白狼堆近雪嵯峨”,白狼堆在山西應縣西北。據《山經注》記載,“魏道武帝于是遇白狼之瑞”,因此得名。“嵯峨”形容雪堆得很高。詩歌一開始交待了地點:在山西省北部。又交待了季節:地面尚有積雪,當然是早春。在這里,詩人通過精心選擇詞語,如白狼,如嵯峨,表現了北方所特有的粗獷的景色,也為打獵這樣的壯事作了烘托。
“風卷黃云入塞多”,這句還是和上句一樣,寫詩人眼前所見之景象。在北方春風初來之時,黃沙滾滾,彌漫在空中,似乎云色、天色都是金黃一片。這里進一步交待了時間:風沙季節,也進一步交待了地點:靠近邊塞。如果說上一句是寫地面的景色,那么,這一句是寫空中的景色。這二句有兩個形容顏色的字:白、黃,這都是北方春天所特有的。在南方,春天的顏色是紅和綠。
“盡道打圍春更好?”在有了前二句的鋪墊之后,這一句切入題內。打圍,古代指打獵時合圍,后泛指打獵。陸游《春殘》詩:“誰記飛鷹醉打圍。”春天來了,萬物蘇醒,獵物也就多了。因此,大家都說春天是打圍的最好時節。
“夕陽飛騎兔毛河。”由于詩人是第一次在北方迎來春天,即第一次趕上打獵的大好時光,顯然,其內心是相當興奮的。而當他掩抑不住內心的高興時,于是,他就在夕陽中飛身騎馬馳騁在兔毛河畔。兔毛河源出山西省平魯縣南,流經晉西北右玉、左云縣境。至此,詩歌從無人之景轉入有人之景,此人就是詩人自己。通過有人之景的描寫,抒發了詩人的情感。這時的詩人,似乎已不限于觀獵,而已是投身打獵。在唐詩中,王維也有同題之作,王維寫的是真正的觀獵——觀看一位將軍在渭城郊外狩獵。朱彝尊與之相比,就顯得更富有主觀色彩。這是其長處,也是其在唐詩以外能夠獨辟蹊徑、獨見功力的地方。
上一篇:古詩《劉大櫆·西山》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唐寅·言志》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