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嚴介溪,作事忒欺心。
常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明·沈德符著《萬歷野獲編》
本篇表現了人民群眾對明朝大貪官嚴嵩的憤恨。
嚴嵩(1480—1567),字介溪,一字惟中。江西分宜人。明弘治進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任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至1562年下臺,形成長達二十年嚴黨專政的黑暗局面。他操縱國事,吞沒軍餉,戰備廢弛,造成東南倭寇和北方韃靼的侵擾更加嚴重。文武官吏與他不合的,如主張收復河套的大臣夏言,將領曾銑,抗倭有功的總督張經,指責他罪行的諫官楊繼盛等,皆慘遭殺害。晚年才被世宗疏遠,御史鄒應龍、林潤相繼彈劾其子世蕃。結果世蕃被殺,他也被革職,家產籍沒,不久病死。當他家被抄時,光皮衣服就被抄出17041件,帳幔被褥22427件,良田住宅數十處,其子嚴世蕃有黃金一千多萬兩。可見其搜刮民脂民膏之烈。
“可恨嚴介溪,作事忒欺心。”這兩句不僅開宗明義地寫出了群眾對嚴嵩的憎恨,而且指明了所以憎恨他的原因就在于他“作事忒欺心。”忒欺心,即太昧著良心。后兩句“常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則以螃蟹慣于橫行作比喻,斷言他橫行不法的時間終究長不了。它表現了作者對作惡多端、積怨于民的人,終究要受到應得的懲罰,這條顛撲不破的歷史規律的堅定信念。
全篇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卻富有極為深廣的歷史內涵。它不是歷數嚴嵩的具體罪行,而是著力表達作者的憤恨情緒和非凡眼力。這不僅創造了耐人深思的廣闊余地,而且畫出了作者高瞻遠矚的崇高形象:他清楚地昭示人們,別看嚴嵩橫行不法,但他終究只能得勢逞兇于一時,而不可能橫行不法于永久;邪惡必將為正義所戰勝。
上一篇:《五更愁》原文|賞析
下一篇:《傷歌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