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原文與翻譯、賞析
吳文英
陪庾幕諸公游靈巖
渺空煙四遠,是何年青天墜長星?;蒙n崖云樹,名娃金屋①,殘霸宮城。箭徑酸風射眼,膩水染花腥②。時靸雙鴛響③,廊葉秋聲。宮里吳王沉醉,倩五湖倦客④,獨釣醒醒。問蒼天無語⑤,華發奈山青。水涵空,闌干高處,送亂鴉斜日落漁汀⑥。連呼酒,上琴臺去,秋與云平。
【注釋】 ①名娃:指西施。吳語美女曰娃。金屋:華美的居室。這里指吳王夫差為西施所筑的館娃宮。②膩水:指女子洗過臉的含有脂粉的污水。③靸(sa灑):拖鞋。這里用作動詞。雙鴛:指女子的鞋子,此處指木屐。④倩:古時男子的美稱。五湖倦客:指范蠡。輔佐勾踐平吳后,功成身退,歸隱五湖。⑤蒼天:《全宋詞》作“蒼波”。⑥漁?。捍贯炋帯?/p>
【詞大意】 靈巖山高又闊大,疑是天上流星下。青山古樹似幻化,華美宮室蓄嬌娃,城闕巍峨稱殘霸。香徑冷風刺眼刮,膩水污花甚腌臜。葉落空廊聲沙沙,好像木屐呱噠噠。
宮里吳王被迷醉,只有范蠡醒未睡,獨自隱居釣竿垂。我問蒼天不回聲,頭發花白山青青。遠水浩渺連長空,欄干高處日暮憑,目送亂鴉歸巢鳴,斜陽落進釣魚汀。連連呼喚把酒帶,趕快登高上琴臺,氣爽秋高接云彩。
【賞析】 詞題中的“庾幕”,當指掌管倉儲出納政令的官署倉部,這一機構曾一度名為司庾。吳文英自宋理宗紹定五年(1232)起,在蘇州倉幕供職約10年。此詞即作于此時此地?!办`巖”,即靈巖山,在今江蘇省吳縣木瀆鎮西北。 春秋末吳王夫差建離宮于此。 此詞所涉及的箭徑(采香徑)、響屟(xie泄)廊、琴臺等均在此山。
陳洵《海綃說詞》曾專評此詞,大意是說詞有的地方寫得很“沉痛”,究其題旨,作者以吳王的“沉醉”譏諷兩宋君臣耽于酒色,并以范蠡的“獨醒”比擬作者的憂國之忱云云。這種說法對于平生未仕、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而幾乎專寫亡姬去妾的吳文英來說,未免求之過深。其實這是一首登靈巖山的懷古詞。靈巖在蘇州,蘇州是春秋時吳的故都。面對吳宮舊跡,作者在描摹山容水態的同時自然會涉及到吳越春秋那部著名的興亡史,作者不一定完全把自己擺進去。從內容上說這是一首常見的懷古詞,其獨特成就主要在藝術貢獻方面。
首二句意謂:對于靈巖山的高聳開闊,盡管是作者親眼四望所見,鑒于它的橫空出世,便懷疑是天上落下的流星。接下去的“幻”字直貫上片之終,以幻覺籠括了嗅覺、視覺、聽覺等種種所見所聞,使得青崖古樹、館娃行宮帶有一種若幻若真的神秘色彩,這也就是此詞乃至整個夢窗詞所具有的跳躍性和朦朧美。
“殘霸宮城”句有點費解。“霸”當指吳王霸業,“殘霸”,一說指“霸業有始無終”,似可從。“箭徑”即采香徑,據《元豐九域志》卷五“蘇州”條云:“響屟廊、采香徑,并吳王置?!庇帧秴强ぶ尽罚骸安上銖皆谙闵街裕∠?。吳王種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今自靈巖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又名箭涇?!睘榱溯^貼切解釋“箭徑”以下二句,不妨重溫張炎《詞源》的一段話:“賀方回、吳夢窗皆善于煉字面,多于溫庭筠、李長吉詩中來?!边@二句就是分別由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東關酸風射眸子”和《綠章封事》的“溪女洗花染白云”句變化而來。不僅是這兩句,《夢窗詞》中的那種似花非花、似人非人的幻境,也當是作者首次由李賀等人的那種奇特、夸誕、如夢如幻的詩境中引而入詞的。這既是一種藝術借鑒,又是一種有益的藝術創造和奉獻。
作者善于多方調動藝術感覺并能運用通感寫作。如把“箭徑”句的“酸風”釋為冷風,那么冷感是由肌膚傳至周身的、如釋為帶酸味的風,那就轉到了與“膩水”句同樣的嗅覺或味覺方面??傊斈晗銡馑囊绲摹凹龔健?,如今變成了“酸風射眼”的荒寒污穢的去處;當年吳宮佳人潑下的含有脂粉的洗臉水,把鮮花都熏染得仿佛至今尚能聞到一股腥氣味。“時靸”二句寫聽覺,而聽到的又不是一種聲響,而是兩種聲音的交響。“廊葉”句有一個典故,這里的廊就是指建在靈巖山上的響屟廊。相傳此廊以梓板鋪地,西施穿屟(木板拖鞋)走過時發出聲響。眼下作者聽到的自然不是這種屟響,而是秋葉沙沙作響。屟聲是幻覺,風聲是實感,這種熔幻真于一爐、斂古今于一瞬的方法,是此詞的又一特點。這一特點有空靈瀟灑的長處,也有虛幻難解的短處,也當是《夢窗詞》毀譽參半的原因之一。
前文指出與陳洵的不同看法,并不是說吳文英填詞只圖范山模水或專發綺思。懷古詞一般都是發思古之幽情,而此詞所涉及的吳越興廢史本身就是一種“殷鑒”。那么作者在吟誦“吳王沉醉”、“獨釣醒醒”一類句子時,不管其本人是否有“沉痛”感,對于宴安東南一隅的南宋統治者不能不具有一定的諷喻性,何況“問蒼天無語,華發奈山青”本身就是一種感喟。歇拍三句猶尺蠖求伸、莎雞振羽,筆力道勁?!扒锱c云平”以景結情,氣度不凡。不愧為虛實兼到的名篇。
上一篇:《俄羅斯》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刈禾女之歌》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