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題一作“寒菊”。詩中以物擬人,托物言志,寓意深刻,抒發了詩人堅貞不屈的情愫,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
全詩運用我國詠物詩重于寫神的傳統,句句寫菊,但并不細狀菊花的形、色、味,而是著意寫菊花的情趣和精神。
詩的前兩句著重寫菊花傲然獨立的性格。菊花獨立疏籬,自甘孤寂,不慕富貴,不求虛榮,不屑與向東風獻媚的“百花”為伍。它堅守節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志趣未窮。這里,以“百花”影射那些屈節仕元的故宋臣僚,而菊花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后兩句著力寫菊花的精神,特別突出其不屈不撓的意態和堅貞不二的氣節。詩人化用梅堯臣“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殘菊》)和朱淑貞“寧可抱頭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黃花》)的詩句,精心刻畫菊花寧帶清香枯死枝頭,決不向北風屈服飄零落地的頑強精神,絕好地體現其耿耿忠心、錚錚鐵骨,表現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風亮節。這里的“北風”一語雙關:字面上指大自然凜冽呼嘯的北風,實質上隱喻來自北方的元朝統治者。他們雖憑強大的武力滅亡了南宋,但卻無法征服象詩人這樣的孤臣義士。鄭思肖曾以詩直陳其志云: “天生忠義性,習俗豈能移。”(《七礪》)“平生抱正色,誰怕夜來霜。”(《對菊》)“生得貞心鐵石堅,肯將識見與時遷。淚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八礪》)
這首《畫菊》詩,詩人以詠菊為題,運用擬人化的手法,詠菊寫人,通過贊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心聲,成為傳頌千古的動人名作。
上一篇:《田家語·梅堯臣》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病中游祖塔院·蘇軾》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