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浣溪沙》原文賞析
誰寫南溟玉一灣。諸峰羅列小庭間。畫屏十二斗煙鬟。采筆欲描風駘蕩,錦囊不貯雨潺湲。日來心事與俱閑。
孫承宗受到魏忠賢的讒害,辭官歸鄉(xiāng),在家閑居達七年之久。《浣溪沙》當是他閑居家鄉(xiāng)時寫的詞。
詞的上片描寫詞人彩筆描繪的十二幅畫屏。通過“寫”、“畫屏”以及下片的“彩筆欲描”等字、詞、詞組,可以知道這首詞上片所寫的意象群,都是畫屏上的內(nèi)容。“南溟玉一灣”,畫屏上第一眼能看到的是一灣碧綠如玉的海水。用碧玉形容水色,喻象生動。蘇軾《念奴嬌》“中秋”詞中有“冷浸一天秋碧”句,但沒有出現(xiàn)“玉”的字面,而辛棄疾《好事近》“西湖”詞就有“冷浸一天寒玉”。近處,畫著一座院落,小庭里羅列著許多假山。“諸峰羅列小庭間”,諸峰,不是真山,而是假山的山峰。遠處,群峰斗奇,眾壑競秀,煙鬟,指煙霧中秀立的如鬟髻狀的峰巒。用鬟髻形容遠山,唐宋詩詞里常見,如皮日休《縹緲峰》:“似將青螺髻,撒在月明中。”蘇軾《南部妙峰亭》:“霜林散煙鬟。”“斗煙鬟”,姿態(tài)各異的峰巒爭奇斗秀,景色清幽。十二幅畫屏上景象雖多,但是山水映襯,遠近得宜,疏密相間,層次分明,布局合理,可見作畫的人有著很深的繪畫藝術(shù)素養(yǎng)。“誰寫”,畫屏是誰畫的呢?這是詞人黠慧處,他不說自己用彩筆描繪,卻用反詰語,含而不露,然而細心的讀者欣賞全詞后,就能領(lǐng)悟到,對“誰寫”的詰問作出正確的回答。
詞的換頭處,最是緊要。本詞過變的起句,明顯地擔當著承上啟下的結(jié)構(gòu)作用。“彩筆欲描”,是說詞人想要作畫,畫的都是清山秀水一類的題材;“風駘蕩”,春風駘蕩,即是春風蕩漾的意思,這是指畫的風貌,不寫凄風凄雨中的山水,而是摹寫風和日煦中的山水。“彩筆欲描風駘蕩”,既是上片詞意的小結(jié),申說所寫山水畫的風貌,又領(lǐng)起下片,表現(xiàn)自己整日作畫賦詩,排遣閑散的心事。“錦囊”句,與上句合成一聯(lián),分寫作畫、賦詩兩事,屬對工巧。錦囊,用李賀事,《新唐書·李賀傳》記載李賀外出,騎弱馬,帶小奚奴,背古錦囊,寫成詩就投入錦囊中。后來,詩人便將“錦囊”作為詩囊的典故。“錦囊不貯雨潺湲”,意為詩囊里不存放描寫斜風橫雨的詩篇,與“彩筆”句相應,詞人在說:我寫畫、作詩,著意描繪駘蕩明麗的風物,不去描繪那些陰風凄雨、令人傷神的景象。詞的結(jié)穴云:“日來心事與俱閑。”畫家心情閑適,因而他的詩、畫也充滿著閑適情致。詞以情語作結(jié),“閑”字點明題旨,上下片所描寫的畫境、詩境,無不以“閑”字為核心,從而將詞人罷職還鄉(xiāng)后的閑適情思擄寫得極為充分。全詞風調(diào)澹泊雅致,語言工巧簡約,與詞人的其他詞作比較,呈現(xiàn)出迥然異趣的風格。
上一篇:《陳霆·浣溪沙》原文賞析
下一篇:《鄭文焯·浣溪沙》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