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A.S.》原文與翻譯、賞析
朱自清
你的手像火把,
你的眼像波濤,
你的言語如石頭,
怎能使我忘記你?
你飛渡洞庭湖,
你飛渡揚子江;
你要建紅色的天國在地上!
地上是荊棘呀,
地上是狐兔呀,
地上是行尸呀;
你將為一把快刀,
披荊斬棘的快刀!
你將為一聲獅子吼,
狐兔們披靡奔走!
你將為春雷一震,
讓行尸們驚醒!
我愛看你的騎馬,
在塵土里馳騁——
一會兒,不見蹤影!
我愛看你的手杖,
那鐵的鐵的手杖;
它有顏色,有斤兩,有錚錚的聲響!
我想你是一陣飛沙走石的狂風,
要吹倒那不能搖撼的黃金的王宮!
那黃金的王宮!
嗚——吹呀!
去年一個夏天大早我見著你:
你何其憔悴呢?
你的眼還澀著,
你的發太長了!
但你的血的熱加倍的熏灼著!
在灰泥里輾轉的我,
仿佛被焙炙著一般! ——
你如郁烈的雪茄煙,
你如釅釅的白蘭地,
你如通紅通紅的辣椒,
我怎能忘記你呢?
【賞析】 這是一首誕生于大革命初年的著名詩篇(發表在1924年4月出版的第28期《中國青年》上)。那時國民黨和共產黨已經實現合作,確定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的斗爭目標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基本政策,全國上下再一次掀起新的人民革命運動高潮。而大批共產黨人便是這場大革命中沖鋒陷陣的戰士。《贈AS》就是獻給這樣一位戰士的詩。
AS,即早期中國共產黨人鄧中夏從事革命后改名安石的英文拼音的頭兩個字母。朱自清與鄧中夏都曾就讀于北京大學,是同學和朋友。《贈AS》寫成后投寄給《中國青年》時,鄧中夏是該刊物的編者之一。
在詩人的心目中,這位友人和革命者太不尋常了——“手像火把”、“眼像波濤”、“言語如石頭”,那一定是為暗夜里的人們指示光明的手吧!那一定是眼界廣闊得如大海一樣吧!而他的意志一定是堅強如石吧!這該是一位多么令人振奮,給人力量,富有巨大號召力的人物喲! 一開篇,詩人便運用凝練、有力、新異的語言對AS進行了別開生面的肖像刻畫,將一位高大不凡的革命家形象矗立在讀者面前。接下去,轉向AS性格深層的展現。但詩人放棄了一般的具體行為的寫法,而是在這位革命家廣泛的革命活動的基礎上提煉出那些最富于他特征和價值的品格,集中地反復地加以渲染,盡情贊美,如飛渡洞庭,飛渡揚子,固然顯示了這位革命家為革命工作而不辭辛勞的可貴精神,但更緊要的是凸現他為實現“要建紅色的天國在地上”的理想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又如,黑暗重重的現實定然會使他的革命實踐十分艱難,然而他不但不氣餒,畏縮不前,相反,卻敢于正面地迎接挑戰,——做一把快刀,去披荊斬棘;做一只雄獅,去驅趕丑類;做一次巨響的春雷,去向世界發出信息。這是何其英武的行為喲! 簡直就像一名奮勇的騎士,在風塵中馳騁;連他那揮動的手杖,也特別有斤兩,錚錚做響! 啊,他何嘗不是一場飛沙走石的狂風呢,直要把那代表舊世界的王宮推倒! 在這里,詩人不停地變換著觀察和想象的角度,使用了象征、比喻、夸張等多種多樣的表現手法,極寫AS在革命斗爭中那種叱咤風云,摧枯拉朽,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終于完成了對AS的創造,熱情地歌頌了這位早期共產主義活動家的性格、心靈和風采。
顯然《贈AS》又不單單是對一位革命家的贊美,其中還寫了詩人自己。除了寫到詩人對AS的敬仰和為之激動不已外,還在詩的末尾寫到這位革命家在詩人心底所留下的不可磨滅的印象。AS馳騁于沙場,那數不盡的光彩奪目的行為和品格固然使詩人為之傾倒和感到無比愉快,但是似乎真正撞擊了詩人自己心靈的,卻是有一次革命家突然出現在面前的情景。與自己想象中的浪漫主義化了的他判若二人了,怎么一下子變得“何其憔悴”?“眼還澀著”、“發太長了”!在這種驚詫不已中,詩人似乎更深刻地理解了AS,那憔悴的容顏不是更能顯現出這位革命者戰斗性格的本色嗎?不是從中更能感悟到他內心的熾熱與美麗嗎?于是詩人情不自禁地反省自己,而且似乎感到有一種力的壓迫,那是有如雪茄煙郁烈的、白蘭地釅釅的、辣椒通紅通紅的味、色、光的力一起向自己撲來,它催促自己醒來,站起,前進。
《贈AS》將革命家與詩人之間在觀念上、感情上的密切關系,寫得如此形象、具體、生動,真實地反映了一代知識分子在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光輝照耀下,在早期共產黨人先鋒模范作用的鼓舞下,他們正在迅速覺醒,克服自身的弱點,并準備追隨黨奮起斗爭的正直、善良、優美的精神境界。
上一篇:《賀新郎》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踏莎行》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