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祜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唐人康駢《劇談錄》載:“孟才人善歌,有寵于武宗,屬一旦圣體不豫,召而問之曰:‘我或不諱,汝將何之?’對曰:‘若陛下萬歲之后,無復(fù)生為。’是日令于御前歌《何滿子》一曲,聲調(diào)凄咽,聞?wù)咛榱恪<皩m車宴駕,哀慟數(shù)日而殞。”本詩即寫其事。
首二句從空間和時間方面立意,總寫其內(nèi)心痛苦。“三千里”,言距離家鄉(xiāng)之遠(yuǎn);“二十年”,言幽居深宮時間之長。故國,故鄉(xiāng)。杜甫《上白帝城二首》其一:“取醉他鄉(xiāng)客,相逢故國人。”這種泛泛描述,對于眾多在這“不得見人的去處”(《紅樓夢》第十八回賈元妃語)的宮女,都是適用的。故接以具體而微——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何滿子》,歌曲名。白居易《聽歌六絕句·何滿子》注:“開元中,滄洲有歌者何滿子,臨刑,進(jìn)此曲以贖死,上(皇帝)竟不免。”白詩有云:“一曲四調(diào)(一作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可知“何滿子”是一首悲歌。
這首寫宮怨的詩,向以具有藝術(shù)特色著稱。前二句言其積怨之深,是為下二句蓄勢,由于具體事物(歌《何滿子》)的牽惹,其怨才如破堤之水,傾瀉而出。另方面,這首詩每句有一個數(shù)目字:“三千”、“二十”、“一”、“雙”,兩兩相映相襯,都更表現(xiàn)出“怨”;如果把四個數(shù)字聯(lián)貫起來,“怨”更加倍遞進(jìn),故凄愴感人。
張祜又有《孟才人嘆》,題下小序與上引《劇談錄》及《唐詩紀(jì)事》(卷五十二)記載大體相同。詩云:“偶因清唱奏歌頻,選入宮中十二春。卻為一聲《何滿子》,下泉須吊舊才人。”杜牧對張祜此詩頗為贊賞,在《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中說:“可憐故國三千里,虛唱歌詞滿六宮。”鄭谷后又有詩云:“張生故國三千里,知者惟應(yīng)杜紫微”(《高蟾先輩以詩筆相示抒成寄酬》)。詩雖“怨而不怒”,不如劉皂“珊瑚枕上千行淚,不是思君是恨君”,閃現(xiàn)出思想火花,但它卻從一個側(cè)面說明了這些不幸婦女的深沉悲怨;文字似淺而意深,表現(xiàn)出感人的藝術(shù)力量,故杜牧等對張祜的懷才不遇,深表惋惜。
上一篇:李涉《邠州詞獻(xiàn)高尚書三首(其二)》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張祜《聽箏》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