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原文與翻譯、賞析
秋瑾
骯臟塵寰,問幾個男兒英哲?算只有蛾眉隊里①,時聞杰出。良玉勛名襟上淚②,云英事業心頭血③。醉摩挲長劍作龍吟,聲悲咽④。 自由香,常思熬⑤。家國恨,何時雪?勸吾儕今日,各宜努力。振拔須思安種類⑥,繁華莫但夸衣玦⑦。算弓鞋三寸太無為,宜改革!
【注釋】 ①蛾眉:指女子。②良玉:指秦良玉,明末忠州 (今四州忠縣)人。能騎射,通詞翰。丈夫馬千乘死后,代領宣撫使職務。曾率軍北上抗御后金(清)兵。也曾率軍對抗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后病死。③云英: 明末女子沈云英,蕭山 (今河南內鄉縣)人。能征戰,工書法,通經史。她父親和張獻忠農民軍作戰陣亡后,她奪回父尸,守住城池,繼承了父親的官職。明亡后隱居不出。④摩挲 (suo梭):撫弄。龍吟: 劍鳴聲。 ⑤熬 (ruo若):點燃、 焚燒。 ⑥振拔:振興提高。 ⑦衣玦(jue決): 衣裙首飾。⑧弓鞋: 舊時纏足女子所穿的鞋子。無為: 即 “無謂”,沒有意思。
【詞大意】 在茫茫人世間,問有幾個杰出剛直的男子敢于對抗或有志改造這污濁的社會?算來還是只有在女子隊里,時常聽說有杰出人物。如明末秦良玉能文能武,代領軍職率兵作戰,北上對抗清兵;明末女子沈云英也是文武雙全,在父親戰死后,帶兵守住城池。想起她們,我就為自己報國無門而悲憤流淚,心頭流血。我借酒澆愁,醉中撫弄著長劍,聽到長劍發出嗚咽悲鳴聲。
我常想,自由的香火,應該點燃起來,國恨家仇,要趕快洗雪。我勸我們廣大婦女,要各自努力,振奮我們整個民族達到安定繁華,而不是夸耀個人有豪華漂亮的衣裙首飾。就眼前來說罷,女子纏足穿三寸弓鞋,就太沒有意思,應該馬上改革!
【賞析】 這首詞寫作時間不詳,但從詞中號召推翻清朝封建統治、提倡婦女解放的思想來看,應作于1904年以后,因為這期間秋瑾留日以后同“興中會”有所接觸。
詞的上片敘述婦女的見識與能力決不比男子差,下片敘述今日婦女奮起的具體任務。
詞以設問開頭,以雄視千古的氣魄審視過去,啟發讀者共同回顧反思:“骯臟塵寰,問幾個男兒英哲?算只有蛾眉隊里,時聞杰出”。詞人的意思是說,男子與女子相比,倒是女子更要比男子強。猛一看似乎覺得這個結論有點偏激。但我們須知,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女子始終處于受歧視、受壓迫的地位,秋瑾這兩句話是對幾千年來歧視婦女的傳統世俗偏見的大膽挑戰和否定。緊接著詞人舉出具體例子作證: “良玉勛名襟上淚,云英事業心頭血”。秦良玉公開抗擊清兵,沈云英在明亡后隱居不出,秋瑾認為這兩個女子具有杰出的軍事政治才能,為普天下廣大女子的政治軍事才能被壓制而痛心:眼中流淚,心中流血。當然,秋瑾贊揚的秦良玉、沈云英都對抗過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秋瑾在當時可能認識不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的思想局限。但秋瑾主要著眼于她們 “抗清” 與“明亡后隱居”這兩點,這對辛亥時期反清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志士是極有吸引力的。我們既要看到其不足,又不要苛求古人。結尾說: “醉摩挲長劍作龍吟,聲悲咽”。是指詞人性豪爽喜飲酒,在醉中撫摩長劍,只聽長劍作龍吟一般嗚咽,為英雄無用武之地而悲鳴,隱喻自己和婦女們被壓制,革命力量不能發揮。
下片是說婦女解放與社會解放的具體步驟。“自由香, 常思熬; 家國恨,何時雪?”這里是說要點燃起自由的香火,表明詞人已接受資產階級“自由平等”的口號?!凹覈?,何時雪”,指推翻清朝統治。“何時”二字,體現詞人的急切心情?!皠裎醿娊袢?,各宜努力”,“吾儕”就是“我們”,詞人提出遠大的革命目標,奉勸婦女同胞在不同地區、不同崗位上努力,來促進革命的實現。下面兩句 “振拔須思安種類,繁華莫但夸衣玦”,是說婦女的解放不只是個人自身的解放,而是同全民族的解放聯系在一起的。振興中華要考慮使全民族達到繁榮安定,不是夸耀個人有漂亮的衣裙首飾。結尾兩句 “算弓鞋三寸太無為,宜改革”,是說婦女解放要從眼前做起,從我做起,如摧殘廣大婦女的纏足陋習就要馬上改革。
這首詞粗看似乎有收束乏力之感,實際全篇是由遠及近,由古及今,將遠大的革命目標同具體步驟結合起來寫的,并不是前緊后松。全詞的情調高昂奮激而又蒼涼悲壯, 語言錘煉也很見功力:“自由香,常思熬; 家國恨,何時雪?”把新名詞引入詩詞非常自然;“良玉勛名襟上淚,云英事業心頭血”互文對舉,很有感染力; “振拔須思安種類,繁華莫但夸衣袂”更像是擲地有聲、精警有力的格言。
上一篇:《滿江紅》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漳河水(節選)》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