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湖北省·漢水》古詩詞賞析大全
漢水,又稱漢江,源出自陜西省嶓冢山,初出山時名為漾水,《書·禹貢》: “嶓冢導漾,東流為漢”,褒城以下才叫漢水,東南流入湖北省后會丹江、南河等水,至襄陽會白河,江面更加開闊,又經宜城、鐘祥、潛江、沔陽等縣,至漢陽而入長江,為入江大川之一。漢水流域也是我國古代楚文化發源地之一。漢水入江處,東岸為漢口,西岸為漢陽,自古以來是文人薈萃、商賈云集之處,千舟萬舸在此停泊。漢水與長江匯流處的漢陽岸有一片高灘,明時稱接駕嘴。公元1521年明武帝朱厚照駕崩,其弟朱厚熄(即嘉靖帝)從安陸府的王府所在地赴京接位登基,途經漢口,達官貴人在該處迎接皇帝駕到,故稱接駕嘴。至今該處仍日日夜夜可見渡輪、貨船來往如織,是湖北省的交通要沖。
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邱。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詩名] 江上吟 (全詩12句)
[作者] 李白
[注釋] ●屈平句:屈原,名平,故亦稱屈平。劉歆《答揚雄書》,贊美屈原詞賦是“懸諸日月,不刊之書也。”●楚王臺榭:臺上之屋叫榭,楚靈王有章華臺,楚莊王有釣臺,都以豪華馳名,但如今只見空空的山邱。詩句將屈原與楚王相比較,因此讀之更覺有深意。●功名二句:全詩之精粹所在,詩人當時正遭貶謫,詩句感嘆人世,蔑視功名,因功名富貴不能長在,正如漢水不會西北流,永遠只能向東南流。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凈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
[詩名] 漢江
[作者] 杜牧
[注釋] ●溶溶漾漾:言江水浩大激蕩。溶,盛貌,此指春天江水上漲。●白鷗飛:漢水與長江匯流之處,多白色鷗鳥,整日飛翔于水面上空,或浮游于水面,冬春之時最多,至今如此,為江景添色。●綠凈句: 說春天的水綠得能“染”上人的衣衫。白居易也有“春來江水綠如藍”之句。●南去二句:寫在夕陽晚照下,漢水中漁舟歸航之景,說在南來北往的出航與歸航中,漁夫們不知不覺地老了。詩人在此處觸物感懷,感嘆大自然的永恒,“人生幾何,譬如朝露” 的感喟油然而生。
楚山全控蜀,漢水半吞吳。
老眼識佳處,曾看八境圖。
[詩名] 與秦少章題《漢江遠帆》 (五首錄一)
[作者] 晃沖之,字叔用,宋濟州巨野(今山東巨野縣)人。應試不第,隱居江西具茨山下。
[注釋] ●楚山句: 言楚山控住入蜀的通道。這里指湖北西部的山。●漢水句: 言東去的漢水勢若吞沒半個吳國。漢水,長江支流,三國時吳國的荊州位于漢水下游。●八境圖: 即八陣圖。
漢江明月照歸人,萬里秋風一葉身。
休把客衣輕浣濯,此中猶有帝京塵。
[詩名] 重贈吳國賓
[作者] 邊貢,字廷實,明弘治丙辰進士,歷官至南京戶部尚書。
[注釋] ●歸人:指吳國賓,自京城歸漢陽。●帝京坐:言歸客的衣服上尚留有京城的塵土,此處帝京指明京,即今北京。詩意婉約而誠摯,十分動人。
楓林霜葉凈江煙,錦石游魚清可憐。
賈客帆檣云里見,仙人樓閣鏡中懸。
九秋槎影橫清漢,一笛梅花落遠天。
無限滄洲漁父意,夜深高詠獨鳴舷。
[詩名] 舟泊漢江
[作者] 張居正,此詩是作者30歲時因朝中嚴嵩專權、萬馬齊喑,他也告假歸鄉,途經武昌、舟泊漢江觀江景時作。
[注釋] ●楓林句:言龜、蛇兩山經霜的楓葉紅得格外奪目,而江面上,煙靄收凈,一派明朗開闊的氣象。●錦石句:秋冬之季,系漢江枯水季節,從舟中往下看,江邊斑駁的彩石間魚兒自由自在地嬉游,十分可愛。可憐,可愛的意思。●賈客句:說漢江盡頭是商人的商船,好象在云中行駛。●仙人句:對岸因昔人乘鶴登仙而名的黃鶴樓,倒映水中,象是懸掛在幻境般的鏡面上。●九秋句: 詩人將自己的船比作來在天河與大海的仙槎 (cha),將漢江比作銀河,說槎此時正停泊在銀河岸邊。據張華《博物志》:“舊說天河與海通連,有海邊居民,見年年八月,海上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九秋,秋天的90天。清漢,即銀河。●一笛句:一曲宛轉的“梅花落”笛聲,向云河那邊飄去。李白詠黃鶴樓的詩中有句:“江城五月落梅花”,本句由此化出。●無限二句:抒發自己歸隱的志趣。滄洲,濱水的地方,古時常用來稱隱士的居處。漁父,常指隱遁之士。唐代歸隱詩人張志和,自稱煙波釣徒。屈原曾作過《漁父》篇,寫漁父勸屈原隱退,屈原“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詩人在最后一句中寫自己在夜深之時情不自禁地扣著船舷,也高詠起 《滄浪歌》。
上一篇:關于描寫《湖南省·永州柳宗元廟》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河南省·漢王城與霸王城》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