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原文與翻譯、賞析
寫懷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①。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②,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③。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④。
【注釋】 ①瀟瀟:驟急的雨勢。②靖康恥:指宋欽宗靖康二年,京師和中原淪陷,金兵擄徽宗、欽宗北去的奇恥大辱。③賀蘭山:是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界山,詞中指被金人所據的地方。④天闕:指皇宮。
【詞大意】 怒發上沖冠,憑欄處,狂風驟雨停歇。抬頭遠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回顧往昔,三十多年,所建功業,猶如塵土;轉戰南北,八千里路,披星戴月。莫隨意虛擲年華,輕易換來滿頭白發,空自悲切。
靖康年間,徽、欽二帝被擄的奇恥大辱,至今未雪;做臣子的山河破碎之恨,何時消滅? 時刻準備駕戰車,攻占敵人巢穴。我壯志凌云: 饑,吃敵人肉;渴,飲敵人血。一定要消滅敵人,收復失地,功成名就,朝拜皇帝的宮闕。
【賞析】 這首詞表現了作者對敵寇的切齒仇恨及抗金雪恥收復失地的堅強意志與必勝信念,是傳誦千古的名篇。
此篇寫于靖康恥以后,南宋剛剛建立之時。在宋高宗任用下,岳飛以恢復北方失地為己任,時刻不忘收拾舊山河。全詞音調激越,風格豪邁悲壯,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千百年來在中華民族危難之時,它常常發揮著鼓舞士氣、激發斗志的作用。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說:“千載后讀之,凜凜有生氣焉。”
上闋抒寫作者渴望及時建立功業的偉大抱負。開頭三句形聲并茂,情景交融。寫詞人倚欄望見天穹下風狂雨驟,一會兒雖慢慢停歇了,但在一片風雨凄迷中,好像看到了中原人民在金兵的鐵蹄蹂躪下呻吟呼號,這怎不令人極度悲憤,怒發沖冠呢?“怒發沖冠”四個字勾出了一位憂國憂民的民族英雄的形象。一開章,就為全詞定下了激越的調子。
“抬望眼”三句繼續寫詞人的激憤之情。“抬望眼”是“抬眼望”的倒文。詞人抬頭遠望,似乎看到中原大好河山塵煙滾滾,父老兄弟淪于水深火熱之中,這一切怎不使他對著長空大聲呼嘯,抒發自己奮發激昂的胸懷呢! 岳飛是抗金名將,他所抒發的“壯懷”是有豐富的內容的。下面分幾層來寫壯烈的情懷。其一,回顧往昔戰斗的歲月,激勵自己繼續奮斗。“三十功名塵與土”,寫自己雖已三十而立之年,建立了一些功業,但與收復大業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這里表現了詞人偉大的抱負與謙遜精神。他常在嘉賞時再三申明: “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 (《宋史·岳飛傳》)“八千里路云和月”極寫戰場廣闊、戰斗生活的艱苦,雖然他常率兵轉戰千里,披星戴月,然而將軍并不畏懼艱苦的戰斗生活,更不滿足已取得的功績,于是在上闋結句道: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是戰斗的誓言,表達了決不虛擲年華,渴望早日為國家建功立業的理想。這里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是自勉之辭,亦是對廣大抗敵人民的鼓舞與鞭策。陳廷焯云:“ ‘莫等閑’ 二語,當為千古箴銘。” ( 《白雨齋詞話》)
過片之后,詞人具體地寫出了抗敵雪恥的堅強意志和奪取勝利的必勝信念。
開頭四句以短促的句式一口氣道出了詞人的憂憤——國恥未雪,臣恨難滅。這是抒發 “壯懷”的第二點。他念念不忘國恥,又以反詰句式,表達出自己忠國忠君忠民的思想感情。
“壯懷” 的第三點,就是消滅敵人收復失地。“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寫自己要駕戰車直搗敵人巢穴,這里表現了殲滅敵軍的英雄氣概和樂觀主義精神。而“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則突出地表達了對金統治者侵擾罪行的切齒之恨。“壯志”與 “笑談”是相互為文的,其中均包括 “饑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此處既表達了 “壯志” 的內容——徹底消滅敵人,同時也表現了蔑視強敵的樂觀主義精神。
結句是 “壯懷” 的第四點,也是抗金名將的最高理想——收復失地,一統河山,功成名就,朝拜皇帝。這里表現了他重整山河的偉大氣魄與堅強意志,這在當時的一派和議聲中,的確是金石擲地鏗鏘有聲的。
本詞風格悲壯豪邁,詞人以那樸實粗獷的語言及一些夸張的修辭方法,為我們勾出了錚錚硬骨的英雄形像。全詞押仄聲韻,很好地表達了悲憤激越的情感。
上一篇:《滿庭芳》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滿江紅》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