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鸝》原文與翻譯、賞析
徐志摩
一掠顏色飛上了樹。
“看,一只黃鸝!”有人說。
翹著尾尖,它不作聲,
艷異照亮了濃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
等候它唱,我們靜著望,
怕驚了它。但它一展翅,
沖破濃密,化一朵彩云;
它飛了,不見了,沒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
【賞析】 本詩發表于1930年2月《新月》二卷第12期,后收入《猛虎集》。
《黃鸝》顯示了詩人不凡的藝術造詣。他很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形象,又在生活中發掘詩的意趣,把形象和詩的意趣融合在一起,去構建他追求的美學境界:意象的新穎和美妙。
在這里,詩人不去具體詳盡地描繪黃鸝的一切,只是捕捉住黃鸝展翅騰飛上樹的那一剎那的神態。黃鸝飛得快,留給詩人的猶如“一掠顏色”,在濃密的綠樹叢中,顯現得別致而艷麗。經過詩人心靈的孕育遐想,在眼前的那“一掠顏色”又升華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詩的上半首寫了黃鸝的靜態——“艷異照亮了濃密”,而下半首詩人就轉向了黃鸝的動態——“沖破濃密,化一朵彩云”。無論是靜,是動,在詩人筆下的黃鸝,是美麗的春光,是耀眼的火焰,是昂揚的熱情。
這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的黃鸝,化一朵彩云飛走了的黃鸝,自然是詩人從生活中捕捉到的一個形象。然而它又不是簡單的生活中的形象,而是經過詩人靈府營造的帶著獨特詩的意趣的意象。虛虛實實,十分可愛,意蘊深沉。其實,那也是詩人的自我寫照。那意象中,飽和著的,正是詩人自己的審美感情。詩人化作了黃鸝,黃鸝變成了詩人,人和自然融匯了!胡適在《追悼志摩》一文里就說過,“他的《猛虎集》里有一首詠一只黃鸝的詩,現在重讀了,好像他在那里描寫他自己的死,和我們對他死的悲哀”。“志摩這樣一個可愛的人,真是一片春光,一團火焰,一腔熱情”!
這樣看黃鸝的形象,就遠比生活中的形象本身更豐厚,更具美感了。
上一篇:《黃鐘·人月圓》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本世紀正好兩歲……”》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