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友沂題楊龍友畫冊》言情贈友詩歌
楊生倜儻權奇者,萬里驍騰渥洼馬②。
雙耳朝批貴筑云,四蹄夕刷令支野③。
空坑師潰縉云山,流星飛兔不可還④。
即看汗血歸天上,肯余翰墨污人間⑤。
人間翰墨已星散,十幅流傳六丁嘆⑥。
披圖澗岫幾重掩,過眼煙嵐尚凌亂⑦。
楊生作畫師巨然⑧,隱囊紗帽如列仙⑨。
大兒聰明添樹石⑩,侍女窈窕皴云煙(11)。
憶昔龍蛇起平陸, 奮身拼施烏鳶肉(12)。
巴無丹磷并黃土,況乃牙簽與玉軸(13)。
趙郎藏弆緗帙新(14),摩挲看畫如寫真(15)。
每于剩粉殘縑里(16),想見刳肝化碧人(17)。
趙郎趙郎快收取,長將石壓并手撫(18)。
莫令匣近親身劍,夜半相將化風雨(19)。
明崇禎王朝覆滅后,錢謙益與楊龍友曾同在南明弘光朝共事。南京破,楊龍友繼續從事抗清斗爭,直至就義。謙益雖被迫降清,但僅五月即辭官歸里。其后長期忍辱負重,秘密介入反清活動,與各路抗清人物聲氣相通。他的民族正義感一直未曾泯滅,所以對堅守氣節的抗清志士極為欽佩。這在他的詩作中多有反映。
楊龍友遇難后近十年,謙益應趙而汴之請,為他收藏的龍友畫冊題寫了這首詩。本詩非述交誼之作,但作者通過楊龍友抗清事跡的描述,流露了對后者由衷的敬佩歌頌,因而顯示出一種真正發自肺腑的志同道合式的情誼。這種情誼以民族大義為基礎,故具有超越一切私交的崇高性。
詩為題畫,而筆墨的重點在人。但寫人又不可脫離畫的題旨。所以首句以“倜儻權奇”四字概括楊龍友的主導性格之后,即引入楊龍友筆下 “神馬” 的形象以喻人,從而緊扣 “畫冊”。“萬里驍騰”情態生動地寫出了楊龍友作為“渥洼”神馬的精神氣概。“雙耳”兩句從杜甫 《驄馬行》 “晝洗須騰涇渭深,朝趨可刷幽并夜”兩句化出,意謂早晨從貴陽出發,晚上就可以踏平敵土,表現了楊龍友勢不可擋的抗清銳氣。其中 “批” ,“削”兩字用以刻畫縱橫轉戰、“萬里驍騰”的情態,有一種悠忽流走的氣勢,極為傳神。以上在畫與人的迭映中,突出楊龍友為抗敵而轉戰奔走的事跡。但是在大勢已去的背景下,作為個人雖有心報國,終無力回天。重要的是他堅守氣節,留下了正氣充盈的光輝人格。“空坑”以下四句意正在此。作者特別以文天祥就義之地 “空坑” 比喻楊龍友遇難的 “縉云山” ,敬重之情,溢于言表。上面八句借馬的形象總述楊龍友抗敵犧牲過程。其后八句轉入另一層,兩層之間用 “人間”二字遞接的頂針格手法為轉折過渡,變換清晰而又自然。上層收句 “肯余翰墨污人間”,意謂楊龍友不肯將自己的畫留下,為異族統治的人間污濁所玷辱,這是作者逆揣筆下人物之語,蘊含著對清朝統治的憤慨之情,同時也為下層寫畫的 “星散”張目。楊龍友不僅是英勇的抗清志士,也是杰出的畫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雖劫后“星散”,但幸存所余已足令天神驚嘆。“十幅流傳六丁嘆”一句總贊畫的高妙,其后六句,于披覽畫冊中具體刻畫龍友繪畫的內容、造詣與師法,又兼及家人,從而多方面說明他的才能和教養。這一層正面申示題旨,展示了人物的豐富性,是以畫寫人,拂覽畫冊復又思念其人。“憶昔”四句將思緒從畫中拉回,憶述楊龍友國難當頭,舍身取義后,江山已為清朝所有,死骨尚未葬處 更何況他的書畫,回照 “翰墨星散”句。磷火本為青色,作者狀之以“丹”,易 “青磷”為 “丹磷”,暗含悼念 “朱明”王朝之意。“奮身拼施烏鳶肉”與上面的 “即看汗血歸天上”都寫楊龍友就義,但不可誤作犯復。前句側重大勢已去的無可奈何,后句強調明知抗爭必死,卻視死如歸的主體人格,其間有客觀形勢和主觀精神的區別。以上描寫都在 “楊龍友畫冊”范圍,下面轉到 “為友沂題”上,從而申足題面,收束全詩。作者贊揚趙而汴對楊畫的愛護收藏,使他有幸 “摩挲看畫”,而看畫的意義卻在 “每于剩粉殘縑里,想見刳肝化碧人”。這里又由畫及人,用 “刳肝化碧” 的典故,表現了對楊龍友忠貞品格和光輝風范的追慕之情。楊龍友人去畫存,故那“剩粉殘縑”更彌足珍貴。所以作者末以急促語氣,要趙而汴將畫冊“快收起”,時常檢視,精心保管,并以龍泉太阿典故囑托趙而汴切勿失去,珍其畫正在重其人。
無論錢謙益還是楊龍友的傳記材料,都尚未發現兩人生前密切過從的記載。楊龍友與南明弘光朝權奸馬士英是同鄉,作者在弘光時曾依附馬、阮,但后來對這段經歷追悔莫及,抨擊馬、阮。然而他又并不因楊龍友與馬士英的同鄉關系輕視龍友,反而以題畫形式將楊龍友的形象描繪得如此光輝俊潔,這一方面寄寓著作者對明亡的無限傷痛,同時也說明他取人的標準不是個人私交的疏密好惡,而是基于民族大義的同氣相求。唯其如此,詩中所流溢著的敬重之情才摯誠動人。通過題畫,作者為龍友樹起一座抗清志士的詩的雕像,而這不也正是作者對自身的激勵和鞭策嗎?
注釋
①友沂: 趙而汴, 長沙人, 寄籍江都, 官中書舍人。 楊龍友: 楊文驄, 字,龍友,貴陽人,崇禎朝官江寧知縣。南明弘光朝官兵備副使。南京破,文驄走處州。隆武帝立,拜兵部右侍郎兼右金都御史,提督軍務,在浙江衢州抵抗清兵。后敗退浦城,為清兵所獲, 不屈被殺。 文驄善畫, 學黃公望、 倪瓚, 筆墨蒼潤。 ②倜儻權奇: 卓越豪邁、驍騰: 驍勇飛騰。渥洼: 水名。在今甘肅安西縣。③批: 削。貴筑: 清代縣名,今貴陽市。令支: 春秋時山戎屬國,地在今河北遷安縣一帶。這里指滿洲。④空坑: 廣東 地名,宋末文天祥戰敗于此。這里借指楊文驄兵敗之地浙江外州。縉云山:在今浙江縉云縣地。明清時屬處州府。流星飛兔: 語出陳琳《答東阿王箋》: “譬猶飛兔流星,超山越海,龍驥所不敢追,況于駑馬,可得齊足? ” ⑤汗血: 汗血馬,古代駿馬名。借指文驄。翰墨: 筆墨,這里指畫。⑥六丁: 道教神名。⑦披圖: 打開畫卷。澗岫: 水澗和山巖。煙嵐: 山中云氣。⑧師: 師法。巨然: 宋代僧人,畫家。⑨隱囊: 猶靠枕。句意從王維《故人張湮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頃以詩見贈,聊獲酬之》 “隱囊紗帽坐彈棋”中化出。⑩化用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大兒聰明到,能添老樹巔崖里”句意。(11)窈窕: 體態輕盈美好貌。皴: 國畫技法之一。(12)龍蛇起平陸:《陰符經》: “天發殺機,龍蛇起陸。”烏鳶: 二種鳥名。這里取《漢鐃歌·戰城南》句意。(13)丹磷: 磷火。黃土: 指葬身之地。牙簽: 象牙制的圖書標簽。玉軸: 玉制的書軸。這里借指畫卷。(14)趙郎: 指友沂。藏弆 (ju) : 藏。緗帙 (xiang zhi) :包在書外的淺黃色書套。(15)摩挲 (suo) : 撫摸。寫真: 摹畫人或景物。(16)剩粉殘縑: 指殘缺不全的畫稿。(17)刳 (ku) 肝: 語出劉向《新序·義勇篇》所載弘演效死衛懿公事。化碧:語出《莊子·外物篇》萇弘血化碧事。(18)石壓:猶鎮紙。(19)暗用《晉書·張華傳》,雷煥得龍泉太阿兩劍,謂“靈異之物,終當化去”,以龍泉與張華,后華被殺,失劍所在。煥子“持劍經延平津,劍忽于腰間躍出墮水,使人沒水取之,不見劍,但見兩龍各長數丈”。兼用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 “其得水,變化風雨,上下于天不難也”語。
上一篇:《與阮德如》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人日寄杜二拾遺》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