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朱敦儒·水龍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放船千里凌波去①,略為吳山留顧②。云屯水府③,濤
隨神女④,九江東注⑤。北客翩然⑥,壯心偏感⑦,年
華將暮。念伊嵩舊隱⑧,巢由故友⑨,南柯夢,遽如
許⑩! 回首妖氛未掃(11),問人間,英雄何處? 奇
謀報國(12),可憐無用,塵昏白羽(13)。鐵鎖橫江,錦帆
沖浪,孫郎良苦(14)。但愁敲桂櫂,悲吟梁父,淚流如
注(15)。
【注釋】 ① “放船”句:放船,乘船。凌波,趁著水波。這句是說,乘船趁波泛流向千里外去。②吳山: 泛指江南一帶的山。留顧: 停留顧看一下。③云屯: 云層聚集。水府:古代天文所謂主水之星。④神女: 即曹植 《洛神賦》中之洛神。⑤九江:眾水匯成的大江 (即長江)。東注: 東流注人大海。⑥翩然: 自得的樣子。⑦壯心: 指報國之心。⑧伊嵩: 河南的伊水和嵩山。舊隱: 舊時隱居之處。⑨ “巢由”句:像古代高士巢父、許由那樣的老朋友。⑩ “南柯”兩句: 唐人小說 《南柯太守傳》記書生淳于棼家有古槐一株,有一天他夢人槐安國,作了國王的駙馬,出任南柯郡太守,極榮華富貴,后來妻子金枝公主病死,他因失寵被遣送還家。醒來方知是南柯一夢,而且為時極短暫。(11)妖氛: 指南侵金人的兇氣。(12)“奇謀”句: 用出奇的謀略來報效國家。(13)“可憐”兩句: 像赤壁之戰中戰勝曹軍的將領人物用以指揮的白羽扇,已被塵土染黑而可憐無用了。(14)“鐵鎖” 三句:晉武帝司馬炎派大將軍王濬滅吳,乘樓船順江沖浪東下,吳主孫皓用鐵索封鎖長江,晉兵燒斷鐵鎖,進入金陵而吳亡。這些都是作者在放船千里凌波中想到曾發生在這條江水上的興亡往事,頗有借古諷今之意。(15)“但愁”三句: “櫂”同 “棹”,船上劃水工具,引申為船。桂櫂,用桂樹木做成的船。梁父,即 “梁父吟”,諸葛亮隱居躬耕時常為 “梁父吟”(見《三國志·蜀書》)。這三句是說作者只有手敲桂木船,口吟 “梁父吟”,難過得淚下如雨。
【鑒賞】 這首詞當作于金兵南侵之后,表達了作者在倉皇流離中即景抒懷并對現實有所不滿。上闋,寫一個北來客,在放船千里來到江南水程中的所見所感。既留顧吳山,又系念水府、濤神; 同時感年華將暮,回念伊嵩隱居舊友,真如南柯一夢。下闋,從三國時江南的吳亡于晉的歷史教訓中,慨嘆奇謀報國的人不知在何處? 作為一介書生的作者,只有愁敲桂櫂、悲吟梁父而淚流如注了。
作者本來是個過著悠閑歲月和流連詩酒生涯的一般文人,在這國破家亡大敵當前之日,不能不面對現實而唱出了悲歌。這一情況在當時是具有其代表性的,只是有些人拿起武器來抗擊南侵的金兵,有些人則提起筆來寫出愛國的豪放詞曲,而這些都可從作者的這首詞中找出些跡象來。全詞多用典故,沉郁悲憤,給人以凝重悲涼之感。
文章作者:荀運昌
上一篇:愛國詩詞《葉夢得·水調歌頭》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瞿式耜·浩氣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