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原文與翻譯、賞析
汴水流①,泗水流②,流到瓜州古渡頭③。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注釋】 ①汴水: 即汴河,其故道經宿縣、靈壁、泗縣入淮河。②泗水:即泗河,其故道經宿遷、泗陽而入淮河。③瓜州:在江蘇邗江縣南,為運河入長江處。
【詞大意】 汴水南流,泗水南流,流入淮河一起奔向瓜州渡口。吳山座座如難解的憂愁。懷思難收,悵恨久久,這痛苦的心情只有到重逢時才能罷休。在明朗的月光下獨守空樓。
【賞析】 這首詞大約作于唐敬宗寶歷二年前后,詩人任蘇州刺史期間。詩人在蘇州任上,除了處理日常公務、游覽名勝古跡外,還很喜歡邀妓設宴,和同僚好友們一道欣賞吳地的民間詞曲。這首詞很可能是受吳地詞曲影響,模擬歌妓情詞或代為歌妓而寫作的。
詞的上闋主要是寫景,通過寫景寄托情懷,同時為下闋的抒情渲染背景,烘托氣氛。用流水比擬憂愁是我國古代傳統的象征手法,而詩人在此除了表現這一層含義外,還別有所指,詞中的抒情主人公身處江南,盼望著北游的親人歸來,心中自會有一種汴水、泗水都在南流入江,而北去的游子卻不能歸來的悲傷和感慨。因而感到滿眼青山皆是愁,觸景生情,感傷難已。
詞的下闋承接上闋,抒發了主人公難言的懷念、期待之情。思緒綿綿,懊恨不止,何時方能停止這種痛苦的心情呢?那只有等到親人歸來,重溫舊情的時候了。詩人用直率明白的語言,不加修飾地表現了作品主人公迫切盼望親人歸來的焦急不安的心情,使人如聞其聲,如歷其境。
這首詞在寫法上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寫景中有抒情,抒情中有寫景。上闋本是寫景,卻以“吳山點點愁”收結,以有形有影的山寫無形無影的愁,生動形象,使讀者悟到所有的景色描寫不過是感情的流動。下闕本是抒情,卒章卻突起“月明人倚樓”一句,以靜的畫面表現了抒情主人公不平靜的心態,寫出了一種凄清哀惋的韻致。這種寫法,富于變化,波瀾迭起,景因情生,情由景出,回環往復,動靜交錯,形成了一個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這首詞的情調及表現手法受當時民間詞曲的影響較大,是唐代中期文人模擬民間詞曲的代表作。而它的基本結構和藝術特征又為后來的詞人繼承和發展,特別是為婉約派詞人繼承和發展,以致于這首詞的作者究竟是誰還引起了一些討論。從而可見這首詞在早期詞的發展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上一篇:《鐘聲》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長相思》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