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原文與翻譯、賞析
阿赫瑪托娃
黃昏中一條斜坡小路,
展現在我的前方。
昨天哪,我的戀人兒
還對我央求: “別把我忘。”
而此刻唯有晚風,
牧人的吆喝聲
和佇立在清泉兩旁
那激動的雪松。
(王守仁 黎華 譯)
【賞析】 寫不盡的離情,訴不完的別怨,古今中外的離別詩真是數不勝數! 有朋友的離別,有夫婦的離別,有父子的離別,而最難堪的則是那戀人的離別。阿赫瑪托娃在這里所寫的正是戀人的離別。然而,詩的題目雖為《離別》,可是詩人并未直接去寫兩個人的依依惜別,而是從另一個角度,描寫別后對于離別時情景的回想,抒發別后對于戀人的思念。
那么,我們自然要想,詩人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對于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將離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后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詩人對此是深有體驗的,因此才通過別后來寫離別。這是詩人的高明所在。比這更為高明的是她把描寫的時間定為黃昏。我們知道,黃昏最容易勾起人的滿懷別情,最容易使離家在外的人想起親人。我國古代早就有“日暮客愁新”的名句。可見不同民族的詩人對于黃昏的感受是相同的。
詩中包含著作者濃郁真摯的離情別緒,然而其中卻沒有一句直接抒寫詩人的感情和思想的詩句。這首短詩一共僅八行,短短的八行詩除兩行是對離別時情景的回想(昨天哪,我的戀人兒還對我央求:“別把我忘。”),其余都是對于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抒發了無限的別情,不盡的思念。這正是詩人的高明之處。
詩中主人公昨天就已與戀人相別了,今天她已與他離開一天了,現在只有自己獨自一人走在黃昏的小路上。她的周圍只有那拂面的晚風,耳中的牧人的吆喝聲和眼中那激動的雪松。她似乎是忘記了戀人的要求,忘記了戀人,然而眼前的晚風,牧人的喊聲和清泉旁的雪松,哪個不使她想起戀人!那呼呼的晚風,多么像兩人彼此思念時的長嘆和哭泣,牧人晚歸的吆喝聲,仿佛是戀人在呼喚著自己“快快歸來”,那激動的雪松,又多么像戀人的孑然獨立身影啊!
不言情,卻飽含情,“其淡如水,其味彌長”,構思的新穎,形式的靈巧,是這首詩的最大特點。
上一篇:《神女峰》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