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涵《奴才哲學(xué)》原文|注釋|賞析
據(jù)說莫利哀所描寫的人物,都是他親眼看見過的。莫利哀是路易十四的 “皇家劇團(tuán)” 的主腦,和他接觸多的,自然是一些貴族了; 莫利哀就把他們做了他的嘲笑的主要對象,因此他常常受到他們的攻擊。
既有貴族,自然就有奴仆,在莫利哀的劇本中,幾乎沒有一個沒有奴仆登場的。這是一些平民出身的人物,在他們的眼中,貴族全是糊涂可笑的東西,但又因?yàn)榻咏速F族,便自覺又比平民高超一些了。他們早已失去平民固有的淳厚,而變成了諂佞狡詐的腳色。這是不足怪的: 因?yàn)椴徽~佞,就無以討主子的歡心; 不諂佞,又免不了要常受主子的欺侮。
如果用魯迅先生的說法,這大概就是所謂 “幫閑” 的人物了。他們的任務(wù),便是幫主子出計謀,怎么吊膀子,拐女人,諸如此類,以博取主子的恩寵。但如果事情失敗,真要“幫忙”的時候呢?他就不來了。這時,他就另有主張:“有膽量也好,沒有膽量也好,只要我保留著這吃飯的家伙就行了。吃飯的時候,您如果愿意的話,不妨請我同坐,湊夠四位。至于打仗呢,請您不要把我算在內(nèi)罷。總之,您也許覺得陽世住膩了,陰間別有風(fēng)味,至于我呢,我覺得陽世就夠有趣了……”
我當(dāng)然不會主張奴才應(yīng)當(dāng)為主子拚命。我只是從這里發(fā)現(xiàn)了真正的奴才哲學(xué)罷了。概括起來,便是: “只要保留著吃飯的家伙,陽世也就夠有趣了。”這雖然簡單,然而,許多復(fù)雜現(xiàn)象,都可以由此而解,這就是那些漢奸、叛徒們的哲學(xué),在他們是“只要保留著吃飯的家伙”,便是出賣靈魂又有何妨。這也就是那些背朝外敵,而把胸膛對著我們的頑固專家們的哲學(xué),在他們是“只要保留著吃飯的家伙”,便是戕害民族利益,亦在所不計,至于和敵人打仗呢? “請不要把我算在內(nèi)罷”。
對付這樣的奴才的辦法,只有一個,便是給他幾拳,讓他看看顏色,那他就或者會改變態(tài)度了。例如莫利哀在《裝腔作勢的女子》中所描寫的馬斯加里,就是這樣的。他奉了主人的命令,冒充貴族,乘了轎子去調(diào)弄那做作的兩個女子,而竟想賴掉轎錢——
“第二個轎夫:我說,先生,給我們的錢。
馬斯加里(打他一個耳光):怎么!壞蛋!我這樣身份的人,你竟敢向我要錢嗎?
第一個轎夫(把轎杠拔出來,拿在手里):喂!趕快把錢給我們!
馬斯加里:什么?
第一個轎夫:我說,我馬上要錢!
馬斯加里:這才是一個懂道理的。
第一個轎夫:快呀!
馬斯加里: 好罷,你說話很有禮貌,你的伙計卻是一個壞蛋,說話得罪人! ——拿去罷! 你滿意了嗎?
第一個轎夫: 不,我還不滿意,你打了我的伙計一個耳光,我就要……(舉起轎杠)。
馬斯加里: 別忙! 拿去罷,這算是補(bǔ)償他的耳光的。只要人家規(guī)規(guī)矩矩地對我說,要我怎樣都可以。”
讀者諸君! 讀了這一段,你不會覺得好象也看見了中國的 “馬斯加里” 嗎?
(1941年11月21日《解放日報》)
賞析 為什么活著?怎樣活下來?是每個人都無法回避和需要回答的問題。大而言之叫“哲學(xué)”,通俗地說,叫“處世方法”也無不可,都是一個意思。但把“奴才”與“哲學(xué)”放在一起就產(chǎn)生出別樣的意味,使人忍不住要去看個究竟。
奴才,會比奴隸更加自覺地替主子賣命,有時甚至比他的主子還嚴(yán)厲十分。他扮演的是這樣一種極不光采的角色:處處“揩油”、占盡便宜; 借著主子的權(quán)勢耀武揚(yáng)威,發(fā)覺事情不妙,立即溜之大吉; 有時難免受到主子的欺侮,事過之后,還要淚眼汪汪地向主子表達(dá)忠誠; 唯一的價值尺度是衡量怎樣才能對自己有利,全無原則可言……總之,隨時隨地拿了各種主張去應(yīng)付社會和對手,與魯迅筆下的“二丑”、“叭兒狗”、上海灘流氓相差不多。形象大抵如此,哲學(xué)是謀自己的利益,如果這也叫哲學(xué)的話。
《奴才哲學(xué)》這篇雜文以極其辛辣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描繪、諷刺和揭露了奴才的那副令人生厭的嘴臉。他們最大的特點(diǎn)或者說唯一的哲學(xué)就是,無論怎樣“只要我保留著這吃飯的家伙就行了” 。為此,賣友求榮、引狼入室、出賣靈魂、玷污祖宗、同室操戈等種種傷天害理的事都可以干出來。所以,“奴才哲學(xué)”在實(shí)質(zhì)上也等同于漢奸哲學(xué)、叛徒哲學(xué),作者的揭示可謂切中要害,入骨三分,有著強(qiáng)烈的現(xiàn)實(shí)意義和鮮明的時代性。
怎樣才能對付這類奴才或是具有奴才相的人呢?作者告訴我們,最好辦法就是抓住機(jī)會狠狠地揍他一頓。就象莫利哀戲劇中那個轎夫?qū)Ω恶R斯加里的方法一樣,必要時一定得把轎杠舉起來。
這篇雜文寫得極其生動、形象,諷刺辛辣尖銳,說理不多卻清晰透徹。文章語言也極為詼諧、幽默、活潑自如,使人讀后回味無窮,確是一篇難得的雜文佳作。
上一篇:蒲松齡《大鼠》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林語堂《孤崖一枝花》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