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宗元·黔之驢》鑒賞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 “技止此耳。 ” 因跳踉大闞, 斷其喉, 盡其肉, 乃去。噫! 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柳河東集》)
《黔之驢》,這是一篇廣為后人所稱道的小品杰作。
與中國古代的許多寓言相比,《黔之驢》顯得灑脫清新,逼真傳神,有如一篇饒有情趣的童話。這也是柳宗元筆下不少寓言都具有的一種特質。
《黔之驢》是以兩種頗具特征的動物作為主角的,這也有異于中國古代寓言以人物作為主角的慣例。在其寫作上,注重詳略得體,突出重心。比如提起黔之驢的來歷,僅用“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而一筆帶過。與此相反,在對虎驢二者的相互遭遇與沖突方面,卻是不惜筆墨,極盡其細微之妙。尤其是那頭頗具心計的虎,更是勾勒得生動傳神。如“蔽林間窺之”,慭慭然莫相知”,“蕩倚沖冒”, “跳踉大闞”等等文字, 都使讀者產生親眼目睹般的感覺。
與整個寓言的風格一脈相承,其結尾處的議論也是干脆利落,灑脫不羈。起先,象是為此故事本身而感嘆,陡然筆鋒一轉: “今若是焉,悲夫! ”僅此一句,便余味無窮。
上一篇:《先秦·呂氏春秋·黎丘丈人》鑒賞
下一篇:《明·江盈科·鼠技虎名》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