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毛奇齡·與故人》鑒賞
初意舟過若下①,可得就近一涉江水,不謂蹉跎轉深。今故園柳條又生矣。江北春無梅雨,差便旅眺,第日薰塵起,幛目若霧。且異地佳山水,終以非故園,不浹寢食。譬如易水種魚,難免圉困②; 換土栽根,枝葉轉悴。況其中有他乎! 向隨王遠侯歸夏邑③,遠侯以宦跡從江南來,甫涉淮、揚④,躐濠、亳⑤,視夏邑棗林榆隰⑥,女城茅屋⑦,定謂有過。乃與其家人者夜飲中酒,嘆曰: “吾遍游北南,似無如吾土之美者。”嗟乎! 遠游者可知巳。
(《西河合集》)
作者生長在明媚秀麗的江南水鄉,后曾淪為客子,游食四方,心中時時縈結著故鄉之思。此信所表達的人類眷戀故鄉的情思,來自他對這種感情的真切體驗。全信寫得委婉雋永,親切感人。
作者先述自己羈旅北方,不堪北土薰塵若霧,景色蒼涼;繼而述北方人從江南返回故園,頓時為家鄉的景致欣奮雀躍,陶醉入迷。山水風光是否美麗,有時很難有客觀的、統一的標準,鄉情所系,美亦在焉,故俗諺云: “美不美,家鄉水。”作者通過異地人們對自然風景的不同感受,將這種南北方人所共通的故鄉之情,描寫得切實細微,絲絲入扣。
本文語言飽蘸感情,極有感染力。文中摹寫王遠侯激賞家鄉的“棗林榆隰,女城茅屋”,堅持其勝過江南景色,以為“吾土之美”,冠絕天下,并飲酒相慶,深感自豪。短短數語,已將一顆癡戀故鄉的樸實、可愛的心靈呈顯紙上,反映了作者善于勾描形象的才能。
上一篇:《魏晉南北朝·蕭統·與張緬弟纘書》鑒賞
下一篇:《明·袁宏道·與沈廣乘》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