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江盈科·鼠技虎名》鑒賞
楚人謂虎為老蟲,姑蘇人謂鼠為老蟲。余官長洲,以事至婁東,宿郵館,滅燭就寢,忽碗碟砉然有聲。余問故,閽童答曰: “老蟲。”余楚人也,不勝驚錯,曰: “城中安得有此獸?”童曰: “非他獸,鼠也。”余曰: “鼠何名老蟲?”童謂吳俗相傳爾耳。
嗟嗟! 鼠冒老蟲之名,至使余驚錯欲走,徐而思之,良足發笑。然今天下冒虛名駭俗耳者不少矣。堂皇之上,端冕垂紳,印累累而綬若若者①,果能遏邪萌、折權貴、摧豪強歟? 牙帳之內②,高冠大劍,左秉鉞右仗纛者,果能御群盜、北遏虜、南遏諸夷,如古孫、吳、起、翦之儔歟③? 驟而聆其名,赫然喧然,無異于老蟲也,徐而叩所挾,止鼠技耳。夫至于挾鼠技、冒虎名、立民上者,皆鼠輩,天下事不可大憂耶?
(《雪濤閣集》)
此文上下兩段。上段敘事,至細至微,饒有諧趣。下段議論,關系重大,飽含憂憤。故此文既有笑話的趣味性,又有政治的嚴肅性。
其時盈科任長洲縣令,有事至婁東 (江蘇太倉),由于方言的誤會,將“老鼠”誤為“老虎”,引起一場虛驚。事后,作者覺得非常可笑,但沒有一笑了之,經過思索,發現世上象老鼠“冒虛名駭俗耳”的事情很多。而最突出最嚴重的是,朝廷中的某些官僚雖身居顯位而庸碌無能,耽誤了國家大事。作者的議論就是針對這個重大問題展開的。
“堂皇之上”與“牙帳之內”,是作者精心構思的兩組長句,從文臣與武將兩個方面形象地勾畫出朝中大僚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架勢; 并對他們的實際能力,能否安邦定國的問題,提出一連串的反詰。“果能”的詰問實際上已經暗示出“不能”。作者可以不必再出示答案,但由于感情的激憤,行文至此,已不可收恰,于是又添加了“驟而聆其名”幾句,更加酣暢。“止鼠技耳”,雖然只有四個字,但一針見血,將朝中那些高官顯宦的全部家數都抖落出來了。江盈科在《任事》一文中,也以寓言諷刺了“因循茍安”、“一策莫展”的“當事諸公”。只有出于公心,心憂天下,始能有此大無畏的精神,不然對朝廷執政大臣何敢置喙?在此文結尾處,作者就對“鼠技虎名”的現象表示了深切的擔憂,“天下事”可能斷送在這些“赫然喧然”的諸公手里。
上一篇:《唐·柳宗元·黔之驢》鑒賞
下一篇:《宋·秦觀·龍井題名記》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