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戴名世·鳥說》鑒賞
余讀書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聲啁啾然者,即而視之,則二鳥巢于其枝干之間,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盞,精密完固,細草盤結(jié)而成。鳥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潔,娟皎可愛,不知其何鳥也。雛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輒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戲以手撼其巢,則下瞰而鳴,小撼之小鳴,大撼之即大鳴,手下,鳴乃已。他日,余從外來,見巢墮于地,覓二鳥及鷇無有, 問之, 則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乎! 以此鳥之羽毛潔而音鳴好也,奚不深山之適而茂林之棲,乃托身非所,見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為甚寬也哉!
(《戴名世集》)
《鳥說》通篇不過200余字,但透過鳥終死奴手的事情寄寓了人生的感慨,意義十分深刻。
短文開首便介紹了二鳥的棲身之地。在作者的書房邊上,有一株桂樹,其枝桿上棲息著兩只小鳥,整日唧唧鳴唱,給他的讀書生涯增添了不少樂趣。這些語句看似平淡,實際上卻深藏著對小鳥的喜愛之情。
這兩只小鳥為一雌一雄,毛色明潔,形態(tài)娟皎,所筑之巢精密完固,小巧玲瓏。當雛鳥即將出世時,它們更是忙忙碌碌。雌鳥儼然是一位母親,盡心盡意孵著小鳥,而雄鳥則當仁不讓地外出覓食,活脫脫一個美滿溫馨的小家庭。房主人也常常引逗小鳥,十分有趣。小鳥的活潑、可愛被描寫得淋漓盡致,作者對小鳥的歡喜之情也深深地傳達給了讀者。實際上,這上面所有的文字只是為下文作鋪墊。讀罷全文,便會完全領會作者的意圖。
某日,作者外出回來,見巢墜于地,二鳥已不知去處。向人打聽,才知道鳥已被僮奴捉去玩耍。至此,鳥的結(jié)局才明了。如此可愛的小鳥卻遭到這般慘局,豈不怵目驚心! 作者為此感慨萬分: “以此鳥之羽毛潔而音鳴好也,奚不深山之適而茂林之棲,乃托身非所,見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為甚寬也哉! ”而最關(guān)鍵的乃是最末一句,其中飽含著人生的慨嘆,此文的作者戴名世,最終也成了文字獄的犧牲品。或許,其在當時已經(jīng)感覺到了社會環(huán)境的惡劣,故作此文。
上一篇:《清·陸次云·鱉頭磯來鳳閣記》鑒賞
下一篇:《清·汪琬·鴨媒》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