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遣悲懷三首》唐詩賞析,《遣悲懷三首》原文與注釋
元 稹
之 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①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②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③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④
【注釋】 ①謝公句:東晉宰相謝安最愛其侄女謝道韞。元妻韋叢之父韋夏卿,官至太子少保死后贈左仆射,也是相位,韋叢系夏卿幼女,故以道韞比之。偏憐女:最疼愛的小女兒。黔婁:春秋時齊國貧士,其妻甚賢。作者幼孤貧,故以自喻。乖:不順遂。②顧我:看到我。藎篋:草編的箱子。藎,草。泥(ni):軟求。沽酒:買酒。③野蔬句:寫韋叢能安于貧寒。甘:甘心。藿:豆葉。落葉句:寫韋叢掃落葉以燒火。仰:依仗。④今日句:這時作者官位已很高,有傷其妻不能共享榮華意。俸:舊時官吏所得薪金。營:辦理。奠:祭品。齋:指延請僧人超度。齋,原義為施僧。
【鑒賞】 元稹發妻韋叢是太子少保韋夏卿幼女,二十歲嫁元稹,婚后二人感情極好,韋氏七年后即去世,詩人極為悲傷。此詩便寫于韋氏死后約一年監察御史分務東臺任上。追憶韋叢生前的艱苦處境和二人的恩愛感情。
首聯是總寫韋叢的身分和婚后的貧困生活。韋叢是深得位居太子少保高位的父親韋夏卿偏愛的幼女,這就極力描寫了韋叢的高貴身分。而自己呢?卻是像黔婁一樣窮困潦倒的落魄文人。官場失意、經濟拮據,使得婚后生活 “百事乖”。
中間兩聯圍繞一個 “貧” 字,具體描述婚后生活。韋叢的家世門第與詩人的貧困家境本身就是一個矛盾,詩中又明說 “百事乖”,但寫韋叢卻處處從“順” 字著筆,表現她之賢淑。“顧我” 二句寫夫妻情深,互文見義,是說韋氏搜尋自己衣物、賣掉首飾為丈夫添衣買酒。親昵無間之恩愛之情浸透字里行間。“野蔬” 二句著重寫韋叢守苦安貧的精神。以菜代糧,日子本不好過,韋氏卻能從中體味出 “甘” 味來,實在難能可貴。拿槐葉當柴燒,日子蕭條冷落,為此,韋氏卻能安而無怨。這清貧日子的背后,正是他們和諧美滿感情之所在。
尾聯又回到現實,寫詩人現在的生活和他報答妻子的行動。“俸錢過十萬”的今日富貴與昔日的 “百事乖” 對比鮮明,今日越富貴,越顯往日之凄慘,越發思念那同心共命的妻子。然而眼前富貴畢竟不能同享,只得用設齋祭奠來表示自己的悼念和對亡妻的報答。
全詩在寫作上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運用反襯手法。如首聯以韋叢出身門第之高貴反襯她安貧樂苦的賢淑美德。再如尾聯極寫今日之富貴以反襯過去的貧困,以突出詩人思念亡妻的無盡哀愁。其次是平淡中見神韻,把有嚴格格律的律詩寫得如此平易淺近,如話家常,確實是悼亡詩中的名篇。
之 二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①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②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③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④
【注釋】 ①昔日兩句:寫過去夫妻間隨口說的話,今日卻成為悼念的情愫,因而也愈感真切沉痛。②施:施舍于人。行看盡:眼看不多了。行:快要。③憐婢仆:哀憐妻子生前的婢仆。④貧賤句:此又指早年。
【鑒賞】 這首詩緊承第一首末尾的悲凄情調,主要寫妻子死后詩人的 “百事哀”。過去小兩口隨口玩笑說的話,不想今朝卻真的應驗了,竟成為悼念的情愫,因而便愈感真切沉痛。愛妻仙逝,而遺物猶存。睹物思人,哀痛不已。為了盡量避免見物思人,稍減哀傷之情,便將妻子生前穿過的衣裳施舍出去; 而對妻子生前做過的針線活卻又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不忍打開。一施一存,心情極為矛盾,這種消極的做法本身恰好證明詩人根本無法擺脫對亡妻的無盡懷念,真是“剪不斷,理還亂”啊。每當看見妻子身邊的婢仆,也不禁引起哀思,因而對婢仆也頓生一種哀憐之情。白日里尚且如此觸景情傷,夜晚更是夢魂飛越夢中相尋,甚至在夢中送錢給亡妻,看似荒唐難信,卻正是一片感人的癡情。
末二句是對中間四句的概括總結,又是直抒胸臆之辭,先從 “誠知此恨人人有” 的泛說,再落到 “貧賤夫妻百事哀” 的特指上。夫妻死別乃自然規律人所難免,但對于同貧賤共患難卻又未能同享富貴的夫妻來說,一旦永訣,實是更為悲哀的。從泛說到特指,突出自己喪妻非同一般的深悲大慟之情。
本詩也同前一首一樣如話家常,然平實中見功底,如頷聯一 “施” 一“存” 之矛盾做法,頸聯夢中送錢的 “荒唐” 舉動,將詩人對亡妻的刻骨銘心的懷念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之 三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①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②
同穴窅冥何所望? 他生緣會更難期!③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④
【注釋】 ①閑坐句:實即曹丕“既痛逝者,行自念也”之意。百年句:意思是說就算百年之多又有多少時間呢。②鄧攸句:晉代河東太守鄧攸,字伯道,戰亂中舍子保侄后終身無子。時人有“天道無知,使伯道無兒”之語。尋知命:將到知命之年。尋:將。知命:五十歲。《論語》:“五十而知天命”。潘岳句:晉代潘岳妻死,作《悼亡》詩三首,為世所傳。全句意為潘岳即使寫了那么悲痛的詩,對死者也等于白說。實是說自己。③同穴句:意謂死后即使合葬一處,但洞穴窅冥,也難望哀情相通。窅(yao):深遠渺茫。④惟將句:意思是不能安眠。傳說鰥魚眼睛終夜不閉。舊時男子無妻曰“鰥”。此處用此意,表示今后將長鰥不娶,實際上元和十年春續弦裴氏。未展眉:指韋叢生前一直過清貧生活,從未開心過。
【鑒賞】 首句承上啟下,以“悲君” 總括前兩首詩所寫之內容,以 “自悲”引出下文。為什么自悲呢?次句作了回答,因為縱使人活百歲,又有多少時間呢?
頷聯引用鄧攸、潘岳兩個典故。晉人鄧攸戰亂中舍子保侄,心地如此善良,卻終身無子,這難道是命運的安排?潘岳《悼亡》詩寫得再好,對于死者來說又有何用,等于白費筆墨!
頸聯筆鋒一轉,從絕望中轉出希望來,但愿死后能夫婦同葬,來生再作夫妻。但是冷靜思量,這僅是虛無飄渺的幻想而已,因而更加絕望: 死者長已矣,過去的一切永遠無法彌補。詩情愈轉愈悲,不能自已,自然引出尾聯的無可奈何之法來: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詩人仿佛在對亡妻表白心跡:我將永遠地想著您,以終夜“開眼”來報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癡情綿綿,哀痛欲絕,令人不忍卒讀。
這是 《遣悲懷》 的第三首。寫自悲,從現在寫到將來,又從對將來虛無飄渺的幻想引出 “報答平生未展眉” 的無可奈何之法,哀痛之真情浸透字里行間,具有感人肺腑的藝術魅力。
上一篇:《陳子昂·送魏大從軍》唐詩賞析,《送魏大從軍》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唐詩賞析,《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