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一剪梅(舟過吳江)》
舟過吳江①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②,秋娘渡③與泰娘橋④。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⑤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注釋】
①吳江:今江蘇縣名。在蘇州南。
②簾招:指酒旗。
③秋娘渡:指吳江渡。秋娘,又稱杜仲陽,為唐德宗時鎮海軍節度史李侍女。唐杜牧作《杜秋娘詩并序》,其序曰:“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為李妾。后叛滅,籍之入宮,有寵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為太子傅姆。皇子壯,封漳王。鄭注用事,誣丞相欲去己者,指王為根。王被罪廢削,秋因賜歸故鄉。”
④泰娘橋:指蘇州門前之皋橋。泰娘,人名。唐劉禹錫作《泰娘詩并引》,其引曰:“泰娘本韋尚書家主謳者,初尚書為吳郡得之,命樂工誨之琵琶,使之歌且舞。無幾何,盡得其術。居一二歲,攜之以歸京師。京師多新聲善工,于是又捐去故伎,以新聲度曲,而泰娘名字往往見稱于貴游之間。元和初,尚書薨于東京,泰娘出居民間。久之為薪州刺史張所得。其后
坐事謫居武陵郡。
卒,泰娘無所歸,地荒且遠,無有能知其容與藝者。故日抱樂器而哭,其音焦殺以悲。”
⑤銀字笙:笙上用銀作字,標明音階高低,故稱銀字笙。
【評點】
李佳《左庵詞話》:蔣竹山《一剪梅》詞,有云:(本詞略)。久膾炙人口。
馮煦《蒿庵論詞》:其全集中,實多有可議者。
上一篇: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周邦彥《一寸金(州夾蒼崖)》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